标签:
股票徐小明每日操作策略盘口 |
徐小明:极限交易,最牛X的手法
当大家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希望大家能够认真思考一下,这里面的逻辑。
我要说的这种逻辑,是不符合常见的交易方法的,严格意义上来说,这是一种极限的交易方法,我们可以把它叫做极限交易法。他并不常见,但跟常见的分析方法是并存的,也必须是并存的。就想小概率一样,没有了小概率,就没有了概率。大概率是相对于小概率的,小概率有它发生的必然的逻辑基础。
那什么是极限呢?比方说水。低于0度以下,就会变成冰成为固体,高于100度,就会成为沸水,变成水蒸汽,成为气体。说明水的承受极限是0-100度之间。
从交易的范畴来讲,每个人可能也会有两种极限,一个是向下的,跌到多少你就抗不住了,准备割肉,想卖掉,这是一种向下的极限。涨到多少,你就受不了了,想杀进去,有冲动,这是一种向上的极限。
极限交易,是研究的一种心理变化情况。单一的个体行为,也许他的承受力是不一样的,不像水的状态那么明显。
但是大量无序的个体行为,会在整体上出现秩序。
这句话本身,是很难理解的,但当你真正的理解了这句话,就明白了,这种极限是存在于无序而大量的个人投资者的。那么无论是向上,还是向下,只要冲过了投资者的承受极限,就等于冲垮了他的防线,冲破了他的底线。有会出现“效果”!
比方说新上市的国债期货,第一天3万4千多的成交量,第二天1万多,第三天只有5千多,同比下降的幅度非常严重。而反观股指期货,成交量却越来越高,这为什么?
因为股指期货的个人认同度比较高。所以股指期货的交易普遍性,比国债期货要高,但股指期货和国债期货之后的表现,确实是一个量增,一个量减。
国债期货的量减,我觉得最大的问题是,是没有对手盘。机构不是不想玩,而是没有股指期货那么多的软柿子,如果中金所不去平衡机构的多空失衡,无论是国债期货还是股指期货,都会出现大问题的。
金字塔式加码。股指期货的开户50万门槛,代表了相当一部分有实力的优质投资者。他们很大的一部分是从股票市场转战股指期货市场的,而股指期货的杠杆和T
0,在投机属性上,比股票强太多了,假如股票没有投资价值,那么想不出理由不在股指期货上投机而是在股票上投机。而股指期货的投机一旦失败,大多数人所采取的策略是,把股票的无杠杆的资金卖掉,转到股指期货的有杠杆的交易里,形成金字塔式加码。
金字塔式的加码,就使得机构大面积做空,有了对手盘。因为对手盘的出现,机构做空的额度也逐年增加,我曾经披露了两个事实。2011年中信自营盘盈利20亿,同比是2010年的近十倍,海通同比是40倍。各大机构全部都在增加做空的份额,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对手盘的增加。国债期货,机构就是想加仓,没有对手盘,加在哪?
另,我又披露过另一个事情,2012年中金所盈利120个亿,加上期货公司的佣金和机构套保套利盈利,这些加起来几百个亿。中金所并不印钱,这个钱从哪来?有人还玩笑说,别说是个人投资者亏的。
这个一点也不玩笑,就是个人投资者亏的(包括一般法人机构)。
他们用的就是极限交易手法,行情连年下跌,就会有人利用股指期货的杠杆,赌上涨。金字塔式加码是因为大多数人太想翻本了,当损失比较严重的时候,就超过了理性的极限,澳门、拉斯维加斯等赌场,也在赚这个钱,输疯了的人会丧失理性。我一个朋友,总去澳门,却总赢钱,说白了技巧是一方面,主要的原因,是他极理性和耐心,并非常人,根本就是一个怪物。
可大多数人是正常人,不是怪物,所以就回到我们上面的话,大量无序的个体行为,会在整体上出现秩序。阻击这群人就行了。
然后行情就一直跌,一直跌,这些人能补仓的都在补仓,因为是低位。卖股票卖房子,在坚守,因为位置低。可是我都说了多次了,低位做多是正确的理念,根本敌不过集中做空的资本。这个长期看起来没问题的理念,必须有好多条件和承受力,以及过程。这根本就不是一两句能说清楚的。
所以我们看到的是一种极限行情,因为太不符合常理了,我们也叫他奇葩行情。股市于经济背离,常年下跌。问题的核心就是我一直说的,机构交易股指期货出现了严重的的多空失衡。散户多头不是机构空头的对手。
跌了还跌,低位做空才叫极限。用了极限的手法,才能获得大的利润,光大乌龙指已经清楚的告诉我们,这个市场是可以被操纵的。而真正的顶尖头脑,他们的底牌是:他们能主导行情。一般人,做不到主导,只能做跟随,而极限行情里,跟随是没有信仰的。这就是我虽看明白这一点,但为什么总说,做空没有信仰。低位做空那么容易么?如果你不能主导行情,只是跟随的话,你的信仰本就缺失,一根底部大阳线,跟随做空的全迷糊。
股指期货的个人投资者(一般法人机构),赔的一塌糊涂。
反观股票市场,创业板多少人喊高了,指数翻番的时候并不多见,尤其是在大环境还在持续下跌,甚至创新低的情况下。但主力采取了另一种极限的向上的交易手法,手游概念也好,文化传媒也好,这些股票,连上市公司本身都不觉得这种上涨时合理的。当然更多的市场专家也会这么认为,一个50多倍的市盈率的创业板,已经风险很大了,对比主板10倍左右。
那么30倍不高么?35倍不高么?40倍不高么?45倍不高么?50倍说这话的专家,难道你只有在现在才看见这一点?也许事情是这样的,30倍到50倍,你这一路都错了。也许未来在某一天你会对,我认为那是一种运气,而不是智慧。
今天上午,创业板又创新高了,所以创业板的逻辑是,现实行为要比理论更牛逼。
就一直涨,所有进来的都让你赚钱,出去的让你后悔。你认为的高位、风险,全都在见鬼,5块钱买的,10块钱卖出,你觉得自己很牛逼,涨到20你就会觉得自己很傻逼。傻逼的时候的,你不一定敢买,但涨到30的时候,就觉得自己快崩溃了。涨到40、50的时候,就受不了了,就买进去了。这就是我之前说的极限,当人的承受极限被冲过的时候,就会丧失理性。
为什么998点没多少人买,6124点一大堆人冲进来?只要价格一直涨。希望,就会在绝望中,得以重生。
这就是今天我要说的重点,极限交易法。
我们用所有传统的理念、方法、技巧等通通不能解释这个行为,更别说战胜它。我常思考一个问题,当我们进入到金融市场里来,我们就遇到这个行业,最顶尖、最聪明、最土豪(有资金)、最专业、最内幕(有信息),的专业的头脑的较量。
我们凭什么胜出?
大家有思考过这个问题么?如果没有,现在请花15秒钟思考一下吧。
打了这么多字,下一篇文章中,写一写我对极限交易的思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