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堂生动的基础教育世相课

(2014-09-16 12:34:42)
标签:

依兰县

教师节

礼物

一堂生动的基础教育世相课

 

顾则徐

 

 

据媒体报道,哈尔滨依兰县高级中学一女班主任因今年教师节学生未送礼物,训斥学生一节课随后学生凑钱贴班费为其购买礼物,该事件数分钟录音曝光后,该县教育局已经通报称,令涉事班主任退回礼金礼物,撤销其班主任职务停止教学工作,此外该班主任与校长均行政记大过处分。有舆论认为,对该教师理应当开除才对。

 

我以为,令该老师反省继续担任老师未免不可。就该老师行为来说,开除不开除都可以选择。对该事件的追究如果局限在对该老师如何处分上面,则意义不大。该事件最有意义之处,是该老师通过学生悄悄的录音,为公众上了一堂十分生动、真实的折射基础教育领域世象的课。如果说以前关于基础教育一些世象只是属于传言的话,那么,现在则得到了形象的个案证实和展现。

 

在中国基础教育阶段,老师使用野蛮乃至猥琐的语言责骂学生不过是件具有悠久历史的事情。并非所有老师都会如此,但如果承认较大比例即可以称为普遍,那么,这实在是一种普遍现象。为什么此风难改?实在值得教育专家们仔细研究。首先要承认客观实际,不承认这种客观实际,以美化遮丑的心态,也就不必要研究,因为不可能会研究出什么名堂。然而,这实在是个大问题,不予研究,基础教育中的精神就难以改观。比如,有普遍的骂,是否跟教育思想中含有深刻的侮辱学生人格的因素有关?是否跟教师队伍普遍存在躁动情绪有关?等等。骂的问题不解决,也就很难解决打的问题,因为教师通常并不会愿意打学生,打是骂的提升,往往是骂着骂着,手脚就不由自主动了起来。

 

这方面绝不是简单做一个不许骂的规定可以解决。比如依兰县高级中学这位班主任的骂,竟然骂了整堂课,实在是很典型、突出。她为什么会如此呢?是不是跟她的心理有关?换句话说,她是不是有某种心理病症?推而论之,全国中小学乃至幼儿教师当中,患有心理疾病的有多少?如果将这问题摆上桌面,就知道简单处分该名教师并非良策。教育机构现在比较重视学生的心理疾病,是不是也应该重视一下老师的心理疾病呢?比如在招收教师时候,是不是应该加强心理测验?对于在职的老师,是不是应该有定期的心理诊断、康复服务和上岗心理检测许可等?

 

依兰县高级中学这位老师的骂,除了骂这一行为方式以外,同样应该引起注意的是骂的内容。她向学生索要礼物当然是主要内容,但索要礼物总需要一点理由,她向学生解释的理由比她索要礼物更具有社会性意义。她的理由是什么呢?面子。别的班都送了礼物,她带的班则没有,令她很没有面子。这当中有两个层面的问题:一,别的班到底送了礼物没有?二,别的班老师收到礼物后,是否对没有收到礼物的她进行了炫耀乃至嘲讽?如果这两个问题落实了,就可见简单处分她一个人并非公正,也并非明智,在杜绝送礼之风方面丝毫不能有什么作用。

 

如果别的班都送了礼物,该名老师没有收到礼物,则可以推论一种可能性:该名老师比较其他老师,大概还算“廉洁”。她已经毕业的学生向媒体记者透露,以前在校时候没有发生过索要礼物的事情。那么,这次她为什么愤怒地索要呢?很可能不仅别的班老师收了礼物,而且还在她面前进行炫耀,甚至可能给予了嘲讽。中国人的习性喜欢欺负弱者,该名老师也不例外,于是把一肚子气都发到了自己柔弱的学生身上。如果真是这样情况,简单处分她就实在不公正,而这种处分恰恰是庇护了更“腐败”的老师。

 

这种情况如果确实,即使认为这不过是一个学校的风气,也是可怕。既然这种风气可以令该名老师近乎疯癫,那么,就可能有强大的压迫性传染能力。即使假设全国学校都风气良好,只是这所学校有了问题,但是,蝴蝶翅膀之风也早晚会吹遍全国,在全国基础学校形成送礼风暴。

 

 

2014914

发表于2014916日《南方都市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