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在西安做的一个排列案例
(2010-12-17 00:00:45)
标签:
西安爱的序位谁在我家牵连家族排列隐藏动力介入杂谈 |
在学习期间的一个晚上,江苏周杏林教授为我做了一个家排,有些参加过的同仁们,也许已经了解了一些有关家排的事情。不过,今天我想再跟大家做一个交流,以及我想要提醒的一些事。
对待家族系统排列,有很多人是抱着好奇之心去参加的。而江苏的刘琳告诉我:做家排的那天晚上,她和朱荣(周杏林老师的助手)其实对当时的场景很生气,因为他们觉得家排是有关生死的事情,也就是说对待它并参与进去的态度必须是非常肃穆的,凡是参加家排的人,也必须带着对生命的敬畏,带着虔诚和谦卑,带着自己的内在出现在那个场域之中,才可能形成一个健康正向的有利于做疗愈的一个磁场。但很可惜,那次家排并没有达到这样的效果。做过之后我跟朱荣他们交流了,我谈了我的看法,因为我觉得,爱可以使一切力量软化,在爱和尊重的前提之下,没有被卡住的说法(因为当时我姐姐的代表不肯承认我妈妈就是她母亲,我的想法是走过去求我姐姐,请他接受我的妈妈就是她母亲的事实,但周老师说,就在这里停下来吧)。朱容就告诉我,他说我的感觉是对的,那天只是一个开始,因为那个环境不允许太深入下去。昨天读到海灵格的《爱的序位》,里面有句话说:我们只对它做最小的介入,如果不能解决,那就是没到时间。我一下子理解了周老师为什么要停下来。
当然,我的理解非常粗浅,如果各位有兴趣,可以在网上搜来看看,然后有机会我们一起交流。如果我们这里没有人喜欢家排,真的还是蛮寂寞的。顺便说一下,我的两本有关家排的书籍,也就是海灵格先生的《爱的序位》和《谁在我家》是在一个有关家排的群里面的一位素不相识的朋友送的,上次到西安,我送了她一点点东西表示答谢,她请我吃饭,并告诉我:之所以送我这两本书,是因为她也接受过别人同样的照顾,她希望将这样的爱传递下去,所以就传递给我了,而我也希望通过这个平台,将这份有关家排的东西传递给大家,将这份爱传递给需要它的人。
注:大概这个排列后两个月,案主给周杏林老师来电话说,她明白了为什么停在那儿;又过了大约三个月案主发短信来说她侄子的精神分裂症有了明显的好转,基本恢复社会功能。
系统排列是最新发展出来的应用学问,它属于现象学,是通过个案代表的方式呈现出来我们当下的状态,进而能够帮助人去取得系统里隐藏的资料,因而对事情的处理有更清晰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