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年初在西安做的一个排列案例

(2010-12-17 00:00:45)
标签:

西安

爱的序位

谁在我家

牵连

家族排列

隐藏动力

介入

杂谈

节选自四维空间的博客http://heinizigufan.blog.163.com/blog/static/49430291201021713926244/

   ......

在学习期间的一个晚上,江苏周杏林教授为我做了一个家排,有些参加过的同仁们,也许已经了解了一些有关家排的事情。不过,今天我想再跟大家做一个交流,以及我想要提醒的一些事。

对待家族系统排列,有很多人是抱着好奇之心去参加的。而江苏的刘琳告诉我:做家排的那天晚上,她和朱荣(周杏林老师的助手)其实对当时的场景很生气,因为他们觉得家排是有关生死的事情,也就是说对待它并参与进去的态度必须是非常肃穆的,凡是参加家排的人,也必须带着对生命的敬畏,带着虔诚和谦卑,带着自己的内在出现在那个场域之中,才可能形成一个健康正向的有利于做疗愈的一个磁场。但很可惜,那次家排并没有达到这样的效果。做过之后我跟朱荣他们交流了,我谈了我的看法,因为我觉得,爱可以使一切力量软化,在爱和尊重的前提之下,没有被卡住的说法(因为当时我姐姐的代表不肯承认我妈妈就是她母亲,我的想法是走过去求我姐姐,请他接受我的妈妈就是她母亲的事实,但周老师说,就在这里停下来吧)。朱容就告诉我,他说我的感觉是对的,那天只是一个开始,因为那个环境不允许太深入下去。昨天读到海灵格的《爱的序位》,里面有句话说:我们只对它做最小的介入,如果不能解决,那就是没到时间。我一下子理解了周老师为什么要停下来。

当然,我的理解非常粗浅,如果各位有兴趣,可以在网上搜来看看,然后有机会我们一起交流。如果我们这里没有人喜欢家排,真的还是蛮寂寞的。顺便说一下,我的两本有关家排的书籍,也就是海灵格先生的《爱的序位》和《谁在我家》是在一个有关家排的群里面的一位素不相识的朋友送的,上次到西安,我送了她一点点东西表示答谢,她请我吃饭,并告诉我:之所以送我这两本书,是因为她也接受过别人同样的照顾,她希望将这样的爱传递下去,所以就传递给我了,而我也希望通过这个平台,将这份有关家排的东西传递给大家,将这份爱传递给需要它的人。

注:大概这个排列后两个月,案主给周杏林老师来电话说,她明白了为什么停在那儿;又过了大约三个月案主发短信来说她侄子的精神分裂症有了明显的好转,基本恢复社会功能。

系统排列是最新发展出来的应用学问,它属于现象学,是通过个案代表的方式呈现出来我们当下的状态,进而能够帮助人去取得系统里隐藏的资料,因而对事情的处理有更清晰的了解。 在家庭系统中,有一些隐藏着的、不易被人们意识或觉察到的动力操控着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爱的序位,并不跟随社会及文化的标准或规则运行,而是在这些标准或规则之上运行。如果我们跟随“爱的序位”和家人相处,关系会很好,大家都能够快乐和健康的成长;如果我们忽略了它,家人会受困扰,这些困扰就是“牵连”。很多人的身心问题,其实都是“牵连”造成的。“牵连”可以说是“重复着一个之前的家族成员的命运”。而很多“牵连”的开始,是儿童早期凭着对父母单纯的“爱”,企图接过父母的问题引起的,是一个人没有顺利完成与父母的分离造成的。在一个家庭中,这种未完成的分离还可能是家族中一连串的“牵连”关系。“牵连”会使一个家庭成员从幼年开始就产生不能理解的思想、情绪、行为以及人际关系欠佳、疾病和心理问题,并延续在其生命中。这些隐藏的动力影响或控制着我们,而我们又难以觉察它的存在,但我们可能实实在在地因没有尊重它而感受到伤害。做为排列师,把这些能量、动力呈现出来即可,只做很少的序位的扰动,如果有太强的愿望想要拿到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介入更多----或许,那只是排列师的内在需要。这样,排列师就需要先去自我成长和清理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