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此时我最满意,演戏舒适、生活自在,很喜欢现在的自己。
从年轻的小伙子,到在拍戏现场被后进艺人称'老师',是经过多年演艺圈的历练;当年被大哥哥、大姊姊们昵称的'宝贝',早已成为经验丰富、对生活更有目标的'前辈'。对我来说,每次的挑战,我都当成第1次,这才能让我永保对新鲜事物的感动。…[秦风。2013/02/06]

秦风先生:
你好!就快要过农历新年了,相信你在台湾一定有一番热闹景象。
我知道你长年在各国四处拍戏,也曾在各个拍摄景地欢渡春节,但是我们香港春节派红包的风俗习惯,我猜你一定不是很明白!?其实香港是个聚集了各省各地中国人的城市,到了过农历新年时倒是非常有趣的。我知道上海人派红包的习俗,是年纪大的都要派给小的,以前我在邵氏工作的时候,一到过年就最开心,因为那时谁都比我大时。不过我们广东人就不是这样,没有结婚是不用给红包的,哪怕你是八十岁。

但是有一点是例外,要是你是老板,就不管你多少岁数,都一定得给底下的雇员派个红包。广东人把红包叫"利事",老板派的就叫"开工利事",意思是让手下的人一年到头都工作得‘吉吉利利’。但伙记就不会反过来给老板红包,这是表示一种尊重。

秦先生,你有没有发觉,我跟你和谢先生认识十多年了,可就一次都没送过你们红包?这可不是我"孤寒"(舍不得钱),而是对你们两位老板的尊重!只是你们也不懂得广东的的习俗,一次"开工利事"也没给我呢!

当然,我现在重提旧事是跟你闹着玩,我也不是那么喜欢随俗的人,更不会迷信。你说过在马来西亚怡保、广州拍摄《相逢何必曾相识》时,有一次琴姐(李香琴)曾给你红包,我想那是她自觉辈份高,所以就不管甚么老板不老板了,这也证明她爱护你。也许再过十年,我自觉辈份可以了,又退了休,那时也会给你两位红包的!等着我吧!

农历新年对我来说,也是有着很多回忆的。我还记得第一次到台湾去看你和谢先生,就是在农历年的初三,当时陪着我一道去的还有编剧徐达初。那次我们是为了谈电视剧《大红灯笼高高挂》的事情。不过当时的天气一直湿湿冷冷的,我们第二天早上从旅馆走到街上,所有的店铺都关着门,每家每户门外都摆放着很多等着让清洁工人运走的黑胶袋垃圾。那天早上我们很不容易才找到一个地方吃早餐。但是过了两天,天气就好转,也扭转了我对台湾的印象。

我永远不会忘记我们留台的最后一个晚上,你和谢先生带我们到老远的基隆去看夜市的情景。那天你们还陪着我到处去找一种当时只有在台湾才有代理的猫食粮。结果我是无意中在基隆的一家水族馆找到,真是好不意外。
过去了的,一点一滴的友情,一点一滴的工作情况,真叫人难忘,是真正的点滴在心头。
现在想起来,原来已经过了那么多年了,时光真的流逝得很快!

现在你们的《大红灯笼高高挂》都已经重拍完成了,我衷心祝福你们这《大红灯笼高高挂》第二版的成功!更极期待着看你这次改演的老爷陈佐千是怎么样的。你平时老叫我姐,我真不能想象你这位老弟怎么一下子变成了老爷子!(尽管你扮的陈佐千是从年轻开始!)当然,我也期待看刘晓庆演出的二太太卓云。从照片上看,她真的很漂亮。

我向来不怎么重视过节,不过即使这样,香港影视界在农历新年还是挺热闹的。首先,不管是哪一个圈子的影视人,都会有团拜。我比较难忘的是从前在无线电视台的时候,每年初四早上,都会有公司内部的团拜,大老板邵逸夫先生都会出来主持,也一定会有舞狮和点燃炮竹的形式;两位镇台大阿姐汪明荃跟郑裕玲都穿得红炵炵的陪在他老人家身旁,向所有的员工派开工红包,大家为了讨个吉利,也有的是闹着玩,把邵老板围得寸步难行。

时移世异,邵老板从去年开始就已经不再亲自派红包了,今天的无线,也几乎是新人多于旧人,世上始终不会有不散的筵席。这正如罗文唱过的歌:“知否世事常变?变幻原是永恒!”
电视圈,本来就是一个多变的行业圈子。

不过,广东人都流行年初四开工,这一个开工红包是一定要有的。另外不同部门的职员也会得到部门主管的开工红包。我一直都把这些红包保存着,它们直到十多后年的今天还在。它们都会跟我过去的工作一样,成为我生活的部份。在它们鲜红的包包里面,同样包着美好的友情和一起有过的奋斗。
农历新年,本来就是一个和祥的节日,不但象征着一团和气,还象征着万象更新。我祝福天下所有的人,都能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当然,一份特别真挚的祝福,留着送给特别的你!
新春快乐,万事如意!。…[谭嬣。2013/02/06]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