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事(三五五)
(2025-10-14 15:46:14)
标签:
鲁迅吴海勇贾平凹方交良金性尧 |
分类: 陈香榭 |
感觉这段时间买的书有点多。在孔网买了本吴海勇著《时为公务员的鲁迅》,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二零零五年八月出版。这本书记得最早是在北大街的新华文轩书店见过,买没买记不清楚了,也许是买过,但在旧屋放着,这回又买一本,价格还高。一九一二至一九二六年,鲁迅履职教育部,时间长达十四年之久,亦是他人生的黄金年龄段,但这段时间,很为人们所忽视。十年后,他就死了。事实上,鲁迅本人似乎亦比较不愿提及这段时间的自己。是,他是不愉快的,他一生似乎都不愉快。
又购《横站:鲁迅与左翼文人》一册,房向东著,上海三联书店二零一四年二月出版。正文分别叙说鲁迅与陈独秀、成仿吾、郭沫若、叶灵凤等十八人之间的关系,附录又添加若干人,比较全面了。这段时间多读了些与鲁迅相关的书籍,就想多了解一下这个人。较为系统地读了《朱安传》,有些模糊的印象现在变得通透多了。这些天还有一个热点问题,就是二周失和缘由,是钱锺书的一种说法,杨绛亦参与其中,出自范旭仑《容安馆品藻录》,即钱氏笔记“鲁迅姘夫成为弟媳”一语,很为读者关注。其实还有今年稍早一些时候徐祖正的日记,首次现身拍卖市场,其中真实记录了二周当天决裂的实际情形,并以此可以推断一些其中可能的缘由。此为一桩公案,历来就无定说,所谓清官难断家务事,是因其实在是太过于隐私了,外人极难推演实际情况。不过关于鲁迅,有一点是很重要的,就是鲁迅的死,估计作家自己,亦是没有思想准备的,想不到自己会死得那么年轻,因为他的死,带来很多问题,最迫切的问题就是鲁瑞、朱安、许广平以及周海婴的生活费用问题,这问题又引发了很多问题。
购贾平凹新作《消息》一册。傍晚从快递点取书回来,刚拆封,就见作家杨贤博朋友圈发微,是在美院后边的一条商业街,他与作家等人吃搅团,吃完搅团就在街边的饭桌上,作家趁黑在一册册《消息》上签名。这家搅团店亦常去,就隔了道墙,距离二三百米的样子。其实前些天他就曾经在贾氏书房发微询问,谁要《消息》签名本可以告知他,觉得太麻烦了而已,就没有发微给他。当晚就看了好几篇,说是笔记体小说,实际上以散文、随笔视之亦不能算作不对,有好些作家的文章,就体裁论,散文与小说之间的界限是很难区分的,如孙犁、汪曾祺等人的一些小说,说是散文,亦能说得过去。
又购傅月庵著《闭门读书》一册,上海书店出版社二零二五年九月出版。作者自序《关起门,读书去》,首尾都以王维《酬张少府》中的诗句借来抒怀,“想要的仅是这样,静静看山看水看自己,静静渡水复渡水,看花还看花”,“于是,闭门读书,留一切喧嚣在书外。”这书中的文字就是他读书的收获。他的文字读得不多,记得只是早年买过一册《生涯一蠧鱼》,上海书店出版社一套小开本丛书中的一种。
舟山书友方交良兄寄赠图书数册,有三册与金性尧相关。在《星屋杂忆》(上海辞书出版社二零零八年十二月出版)中夹有一随手小札云:“理兄:久疏问候,去岁弟承办海上读书会,长安武德运、崔文川、吕浩等来舟山一聚,甚欢乐。今夏本地金性尧馆开幕,亦有小书相赠,手有余书,转赠问好!乙巳初秋,交良。”另两册分别为《文以载道:金性尧先生纪念集》,上海古籍出版社二零零八年五月出版;《金性尧:文以载道,史以明心》,二零二五年六月出版,浙江民进先贤书系之一种,小六十四开,后附金氏年谱。还有一册海上读书会编印的书画册子。方交良早岁出有《泱泱中文系》一书,记录了他在西大中文系读书时的生活,有文献价值。
南京子聪先生寄赠《<开卷>三百》一册,厚如砖石,其中收有师友祝文一六七篇,《开卷》三百期总目录等。《开卷》杂志创刊于二零零零年三月,终止于二零二五年三月,凡二十五年,三百期,刊文三千篇,作者七百四十余位,至终刊时,约有一百二十六位作者辞世,辞世的作者中,很多为世人所熟知,萧乾、杨绛、舒芜、华君武、黄苗子、黄永玉、黄裳、许渊冲、王元化、于光远、余英时、张允和、周汝昌、金性尧、叶嘉莹、流沙河------《开卷》是一个传说,更是一个传奇。
散文作家曹林燕生态散文分享会在蓝田举办,有幸参加,见野水、吕志军、张念贻、草木、杨亚贵诸位。几年前读过她的散文集《从故乡出发》,最近又出了散文集《万物从容》,据说很快又有散文集出版,作家真是一位勤奋而执着的文字工作者。她的文章感觉很好,描写自然物态以及心理动态很是细微可人,内心是自我的、从容的,对生活充满着安然与期待,很能感染读者,给人以积极的力量。
前一篇:亲近自然的书写——读曹林燕散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