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书事(二六八)

(2020-07-03 17:29:26)
标签:

商子雍

马治权

陈嘉瑞

许倬云

书事

分类: 陈香榭

上午去大院开会,见到一位一直相处得很不错的“同僚”,最大的感觉是他变老了。我们有一年多天气没有见过,感觉是很鲜明的,也许他自己不觉得。他的面部瘦了,说话亦不如去年语气有力,行动亦有些迟缓,作为同龄人,我深知这是衰老的表现。我觉得心里很是恐慌,有一种莫名的恐惧在心头萦绕,挥之不去。静下神来细想,才明白,恐惧的根源,是时间,时间真是太厉害了,它可以平静地摧毁掉世间的一切物事。

会议结束后,履约到建国路雍村酒店参加一个文化餐会。去的有些早,就到隔壁省作协院子里溜达。有一处旧的建筑物,为国民党原陆军中将高桂滋公馆,已是残败不堪。上台阶在廊道站立了一会,闷热中似乎有些风吹来。正门已然关闭,隔着玻璃窗却看不见屋中的情形,很黑。这是一座非常有名的建筑,西安事变时,扣押中的蒋介石曾经从新城大楼被转移到此处,宋子文、宋美龄兄妹抵陕后也是首先在这里见到蒋介石的,也是在这里与周恩来一同和蒋初步商定了停战协议。蒋在此处大致被扣押了十多天。文革爆发后,中共西北局主要领导成员刘澜涛、舒同,包括后来担任过副总理的习仲勋等人都曾被关押在这里多年。这座建筑与后来的陕西文坛亦发生了很多的联系,路遥、陈忠实等都有故事与它相关。现在是终于荒废了。在院中看着这座建筑发呆,碰见了著名作家周瑄璞,相互打了招呼,她一定也是很奇怪这人怎么会在这里出现,待她出了大门,自己也才回过神来,哦,她现在是在这里工作了。

看时间还有些间隙,就想着到雍村酒店更近的隔壁张学良公馆看看。居西安好几十年,竟然没有进去看过一回。要身份证,要戴口罩。都没有带。就给工作人员说了几句好话,大姐嘛,总是心慈,说可以进,但必须戴口罩。于是又在旁边的药店买了一只口罩带上,量了体温,就进去了。北边的矮房中大多是图片展,南边一字排开三栋旧的楼房,都为独栋别墅,最里边的一栋中还保留着周恩来等人当年居住时的布局,不外乎床、桌椅、茶几、沙发等,空间亦极为狭小。但就单栋楼房比较的话,显然要比高桂滋公馆好一些了。可以想象,在当年的西安城,这些达官贵人的居所,应该算是很豪华的。现在成为西安事变纪念馆,决定历史走向的好多事件,当时就是在这里发生的,回望过去,俱往矣,一时风云人物,都化作笑谈而去。

餐会中见到商子雍、马治权、陈嘉瑞等师友。是的,因为疫情,已是大半年没有见过面了。商先生精神还好,也许是因为嘈杂,和他说话他听着有些吃力,甚至于耳朵要凑过来接听。马老师绍介说自己正在以好大王体创作千字文,于是和他谈笑着说先预定一册,他满口答应,并以手比划着说装订起来会有多么多么厚。陈嘉瑞老兄新出散文集一册,书名《终南豆架》,本来可以让他签个名的,但因离开时有些匆忙,也就免了。他的自序很短,但很有意思,如说书中的几篇文章被喜欢的语文老师出考题借用了,他说他“看了一下试题,我也得不了满分。”“眼下的时代,散文不能当饭吃。那就当一盘瓜子,闲了嗑一嗑。”倒还真有“终南豆架”的味儿。

还是说书的事,自从买了上海文艺出版社早年出版的“文苑英华”丛书中的几册后,有些上瘾,就又在孔网下单买了其中的许倬云著《历史分光镜》、汤一介著《昔不至今》、任继愈著《天人之际》、张岱年著《宇宙与人生》。应该是丛书中的多半已被收入囊中了,早前已说节制,但还是忍不住,所谓贪欲,亦能以此看出有不可克制的地方在。前几日去浐灞新区新的会展中心看车展,在附近的贾平凹文化艺术馆馆内书吧购得一册金性尧著《闲坐说诗经》,受疫情影响,游人并没有几个。原来奥莱亦在附近,来过周围好几次了,但仍然对环境很是陌生。西安就像一块大煎饼,越摊越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槐树
后一篇:诗之用典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