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事(二五七)
(2019-12-04 11:03:39)
标签:
黄宾虹葛兆光朱光潜章太炎书事 |
分类: 陈香榭 |
这段时间购书太多,记书事就显得不好理出头绪来。去年曾经有过一段时间,以记日记的形式来记书账,但坚持没多久,亦觉得寡味。偶然有一天回头翻看,确乎是觉得没有持续记录的必要了,就用这个精心准备的本子,断断续续地抄写《金刚经》,约是有三个多月,抄录一过,仍然觉得坚持抄写是很重要的事情,务必抄完这个本子。最近一段日子,天气很好,游历、买书、谝闲传实在是一种享受。
也确实是好长时间不记书事了,看最近的一篇,是在十一月初,买过的好多书,胡乱地放着,不能确切地记录下来了。有一册《中国历代大事年表》,商务印书馆二〇一七年十一月出版,是在淘书公社买的。几年前新书刚下来的时候,在它隔壁的图书大厦见过,当时就有购买的想法,后来在楼上转了一圈,就把这档子事给忘记了。这次在淘书公社看见它,觉得有些不可思量,这么好的书这么短时间就流入折扣渠道了?放在办公室的书柜中,用起来是很方便的。朱光潜著《西方美学史》上、下册,江苏人民出版社二〇一五年六月出版,一八年十月第三次印刷,也卖得很便宜。这是一个比较奇怪的时代,有时会有一些反常的现象突然冒出,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但它是客观的,慢慢就学会接受了。这些书,大致还应该算是小众读物,感兴趣的人是不会太多的。
人年老就容易出丑,比如记忆力衰退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这几年很容易重复地购买一些书,拿到手中心情很是复杂。记得以前把沈尹默谈书法的书就多买过好几本,那天在淘书公社又重购了一册章太炎的《国学述闻》,又曾在古旧书店买重一册《编年注疏黄宾虹谈艺书信集》。书好、便宜是缘由之一,以前买过也许并没有认真读过应该也是缘由之一,当然记忆力不如往昔也是客观的情状。后来想想,也无须太过于纠结了,人生贵得适意耳,斤斤计较于小事,是犯不着的。书友文彦群最近也干了这样的事,昨天微信留言说不小心买了两本书,懒得退了,要快递送来,看书影,是许纪霖写的《民间与庙堂——当代中国文化与知识分子》。花送有缘人,未尝不是一种结局。
这些天也很喜欢在小魏的古旧书店逗留,听书友们谝闲传,那种海阔天空、恣意无忌的氛围很好。觉得那是一种很为宽松的环境,身心是自在的。透过玻璃幕墙可以看到街上的风景,不时有美女从书店的过道进出,一种“坐等桃花”的意绪也会自然而然从心底里涌出吧。书架前也会有美女光顾,翻看一些旧书,那是一种特别的感觉,觉得相违,又觉得协和,个别的还会问问终南山,抑或佛道、隐士一类的话题,让人觉得实有不可思议处。小小的姑娘家,为甚就对这些稀奇古怪的东西感兴趣呢。小魏推荐过一册钱基博的《老子道德经解题及读法》,中国书店一九八八年十月出版,薄薄的一册,其实就是一篇文章。小魏说现在的编辑家是没有人会做这样的事情的。现在的人喜欢动脑经,把一件事情尽量地使着劲做大做强。他还推荐过一册葛兆光的书话集《天地玄黄》。浙江人民出版社上世纪末策划出版的这套“今人书话”丛书,作者有朱学勤、陈平原、施康强、扬之水、凯蒂等人,那年滞留深圳,在一家书店中购买过其中的一部分,葛兆光的这本,当时没有买下,现在喜欢,亦算作是一种补充吧。书读得多的人常有慧心,从小魏的身上能够看得出来。
越来越喜欢自己目前的这种状态,职场上的一切都可以不用太过于劳神费力了,那是年轻人,或者是超人的事业。做人亦几近于超脱,很喜欢一句歌词,愿生命化作那朵莲花,功名利禄全抛下。那天晚上在酒桌上听别人说了前半句,后来又有人补上了后半句,第二天回味起来,真是有一种心理上的默契。太阳很好,穿过斑驳的树影,从窗户照进来,真他娘的好啊,自己是多么喜欢这样一种姿势。加湿器在暖气房中喷着水雾,真如人间仙境一般,在这样的情状中敲下以上文字,是真的感到痛快的啊。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