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落寞
(2019-05-28 13:46:18)
标签:
落寞知堂自说自话生活 |
分类: 在人寰 |
已是多日不作文章了,缘由之一是新浪博客系统升级电脑版停滞了一个多月。写文章总想着是能让外人看的,发不出来,岂不兴味大减,于是就停笔了。中途曾尝试着用手机发送过几篇,但还是疲于折腾,终是觉得不写是好于写的,于是就是零零星星的几篇留了下来,实际上几等于无。这只是客观上自找的缘由,真正的缘由其实是,没有什么想说的,正如知堂在《看云集》自序中说的那样,“近来老是写不出文章,也并不想写,而其原因则都在于没有什么意思要说。”
不写当然好,可以忙自己的正业。不过,不佞忙过几十年,从青年而至于壮年,以至于临近了退居二线的年龄,就一直为正业奔忙。回头想一想,却似乎是忙晕了,失聪失忆了,能想起来的人和事,倒真是没有多少,说如过眼烟云,则是熨帖得紧。终究岁月流水,还能想起一些正业之外的事情,则是说的心里话,无关乎正业的修行,却紧要于自己的人生,倒是有着十分的趣味。日常想起,则足以与二三友于瓦棚草堂之下,浮一大白,才觉得出人生的意义所在。
曾经被人说过不务正业,是相关于写文章的。那是廿年以前,年轻气盛,写了篇文字在当地的日报上发表了,恰有对号入座的人在,于是以为是说他们的,揭了丑,但似乎又拿不出是说他们的证据来,不好发作,只好说“不务正业”了。其实正业并没有什么耽搁,“不务正业”只是欲加之罪而已。敢情还有一种缘由是,因为是日报上的文字,是市委的机关报,就更不好发作了,只能头疼医脚而已。回想起来,根底的缘由不过是,捅了人家的马蜂窝。倘不如此,也许还会得到正业之外的额外奖励。
原本说来,人生的行走,似乎并无正业副业之分的,因为有很多要素并不能分得清楚。譬如正业的时间里,不佞喜好的只是读书。这偶尔亦曾引起别人的不快,说不务正业整天读书,便要找过去谈话一回。不过后来的一位领导便对这人说,他不读书,你安排的材料他能倚马可待、一挥而就?大致想来也是,所以谈话的起意只好暂且放下。说来说去,是俸禄内的事情首先须做好,才大致不至于让人加上“不务正业”的名号,至于要做了捅了人家的马蜂窝的事,人家反击,则须另当别论。
这些意思,原本要说,生活中并没有太多的道理要讲,硬是要讲道理的,多出于权威之下。权威却最是现实而抽象的东西。现实是说它无处不在,抽象是说它如影随形。人在年轻时多斤斤计较于讲道理,一入老年,则无事不耳顺,大致生活的冗长,早已打磨了讲道理的棱角,觉得生活原本便是混沌的,并没有精细的道理可讲。当然老来亦觉得年轻时的种种有多幼稚,但幼稚却让人回想,因为成熟总需要过程,且并没有回头路可走,因此每个生命应该都是平等的,各有各的精彩。
随便地写来,本来觉得没有多少话要说,但于午间,不知不觉却说了这么多废话,回头看看,似乎还不是十分地让人讨厌,只是如梦境中的呓语,不知絮叨了些什么。应该是有一种厌世的情绪在,才不觉得有话要说。明李日华《紫桃轩杂缀》卷一有故事说,白石生辟谷嘿坐,人问之不答,固问之,回答道:“世间无一可食,亦无一可言。”不仅仅是说话,连吃饭亦搭了进去,可见是多么地落寞了。相比之下,应该还是好一些罢,倘要比之于白石生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