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事(二一四)
(2018-02-28 16:33:46)
标签:
庄子陈鼓应傅璇琮书事 |
分类: 陈香榭 |
天是真的热了起来。再过两天,就过了正月十五,传统意义上的年就结束了,似乎一切也才会恢复到正常的秩序。向窗外看去,在炽烈的阳光下,干枯的树枝上已是有了绿意,一元复始,轮回开来,树木又开始重复着自己春夏秋冬的时序。长安的春天是短的,过不了几天,夏日就会到了,那应是长安城最为持久的季节了。夏日好,昼长夜短,可以做太多的事情,充满着无限的生机。
在淘书公社又看到老橡树文丛中的几种,翻来翻去还是选了本方成的《中国人的幽默》。这一套丛书是二〇〇八年九月出版的,正好有十年了,那一年换了新单位,距离北大街的新华文轩很近,午饭后常常会溜达过去消遣,有一天就买了文丛中的傅璇琮著《书林漫笔》,印象深深的。方成的这一本,书名起得太过于俗气,其实里边的文字还是不错,短短的,像漫画一样可以闲闲地消受。去年看到李辉的一篇文章,说方成已然百岁,想来此老幽默一生,还真是老寿星了。又选得一册比较偏僻的书,是紫檀的《名画物语》,中国经济出版社二〇一三年一月出版,文字读起来也是不错,作者像是没有太大的名气,书中文字多涉西方绘画与艺术,大多为游走之后的观感与心得,是不错的人文读本。
回旧屋,在书架中翻得陈鼓应著《庄子今注今译》最新修订重排本,凡三册,中华书局出版。此书又有多种版本,除中华书局版外,还有商务印书馆的本子。最新修订重排版为二〇一六年八月印刷,累计印数已有十八万七千余册,应是长销书了。近些年一直在看曹础基的《庄子浅注》,内外篇已大致一过,剩余杂篇部分还没有涉及。早些年,系统地读过孔泽人编写的一册《白话三玄》,稀里糊涂,莫衷一是,颇为费解,但那时住单身宿舍,清晨的阳光从东窗照进来,洗漱之后读上一点,文字的空白部分较为宽大,可以写上一些自己的批语,蛮有味道,然后下楼上班去,实在是愉悦极了。所谓“三玄”,是指易经、道德经、南华经三部经典,要说真正读懂,是不可能的,但应该说是较早地接触到了几本很为读书人看重的书籍了。在万邦书店购得一册杨义著《庄子还原》,中华书局二〇一一年三月出版,上编为“庄子还原”,下编为“庄子还原研究资料长编”,可以对庄子其人、庄子文本以及老庄思想等的基本情况进行一些了解。
有天下班乘坐公交回家,过美院,本来想去校内的湖边看看,但天色已晚,加之学生放了寒假,又看不到几个人,就放下了这个念头,于是到学校大门北侧的书店溜了一圈。比较喜欢店名方圆的那一家,书籍较多,兼售文房工具。选得一册陈之佛著《学画随笔》,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二〇一六年六月出版,结账的时候等得时间较长,老板正在一个扇面上作画,嘴里嘀咕说,稍等片刻。亦喜欢看他作画的样子,是沉浸在其中的,等待亦不觉得累,相反倒是一种享受。前些年他出过一本书,是关于书店的,装帧似乎还获得过什么全国性大奖,总应是懂行的人罢。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些天忽然就会想起这句话,不知道为什么,心里自然便平复起来,人有时总是自己和自己过不去,真是何苦哪?春天来了,自应驱马终南,享受大自然所给予的一片大好春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