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事(一九四)
(2017-04-26 07:16:23)
标签:
叶广芩郁达夫陈忠实书事 |
分类: 陈香榭 |
应该是十六七年前了,和几位同事国庆节前后到秦岭腹地的老县城游玩了一回,那时叶广芩的《老县城》还没有出版发行,这个后来被誉为“西安的香格里拉”的原生态村庄名气还不是太大,去的游客并不多,天下着小雨,我们一行在村子里游荡了两三个钟头,就折回而返了,但印象是深刻的。前几天,和一位朋友临时起意,行车二百余公里,又有了一次造访,感觉是面目全非了。不到四十户的人家,几乎家家是农家乐,车辆在村中到处停放,游人络绎不绝,已和一般的乡村没有什么区别了。这也许就是一本书的力量,它在不到二十年的时间里,改变了很多的东西。
从老县城回到西安,已是中午时分,正好可以参加万邦书城韦曲店在世界读书日这天举办的一个活动。这个店面亦称关中大书房,原来在小寨,因为不能忍受不断追加的房租,于是在前年底搬出了繁华的商业中心,而偏居于一隅了。要说也是当年西安城里的一个重要的文化事件,因为这个书店在读书界影响较大,素有长安城的文化坐标的称誉,逃离商业中心,总是让人感到惋惜的。新址在一个综合市场的二楼,后边空旷的场地中,大棚下就是蔬菜市场,但似乎并不影响书店的安静和雅致,狭窄的门摁了门铃上去,就是另外一个天地,布局仍然是关中大书房式的古色古香,可以游弋于交错排列的书架之间,亦可以坐在宽松的沙发之中喝一杯咖啡,静静地享受悦读的时光。因为搬离,有很多的读者写了追忆的文字,书店就集中起来,编成了一本厚厚的册子出版发行,书名叫《关中大书房的故事》。这天活动的主要内容就是邀请部分作者签名,读者、作者、书友见面交流阅读心得。大致签过百本左右,自己也算完成任务,因为还有别的事情,就先行离开了。是第一次来新址,太过于偏远,也许以后也很少有机会来,心里就多少有些黯然。
周二午饭后步行,至解放路,在旧书店购书三册,眭达明著《案牍劳形亦有趣》,中国书籍出版社二〇一二年一月出版,是有关于古代公文写作故事的,可以了解一些历代秘书生活的情形罢。《郁达夫游记选集》,新华出版社二〇一〇年十一月出版,和前购汪曾祺游记选属同一丛书。郁达夫散文集子记得购置过,但再买一册他的游记的专门的集子亦无妨,高兴就好。他的那篇《钓台的春昼》是很著名的篇目了。还有一册陈忠实著《凭什么活着》,时代文艺出版社二〇一一年十一月出版。是作者关于人生的散文的结集,自序为手迹影印。书分三辑,师表·友情·亲情;山·水·树·鸟;行程·体验·言说,各辑前又有作者手迹小引,比较特别,看得出是作者比较看重的一本书。书中插图作者生活照片较多,显得很活泛。此公去年四月作古,到现在整整也是一周年了,活着的时候,偶尔在大院,或者在食堂可以遇见,想来,一切都在梦幻中了。
前此,还曾购得一册顾公硕著《题跋古今》,是海豚社的小册子,亦须记上一笔。最近翻看的书,除《史记》而外,邓云乡的《北京四合院·草木虫鱼》亦偶尔翻翻,都是消遣。上天真会锦上添花,昨天下午下班刚洗了车,晚上就下了雨,清晨驱车自雨中行,亦觉得是人生乐事,恰如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