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阅读是一种坚守

(2017-04-17 08:07:37)
标签:

庄子

黄侃

阅读

札记

分类: 陈香榭

阅读是一个永恒的话题。随着时代的进步,阅读形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电子化阅读模式已经相当普及。与传统的纸媒阅读模式相比,电子化阅读模式方便、快捷、易于检索等特点极为明显,但缺点亦为不少,碎片化、浅阅读、舒适度差等,都不及纸媒阅读模式为好。这两种阅读模式各有利弊,只能兼容并蓄。不过,从真正意义上的阅读来说,传统的阅读模式仍然是应该坚守的,因为它带给读者的阅读效果、身心的愉悦感,从长远性考虑,总是要优于电子化阅读模式的。一卷在手、手指划过纸张的感觉,以及坐拥书城、何假于南面而王的自足,从来都是读书人理想的追求。

从阅读的内容看,对于经典的阅读未尝不应该始终坚守。庄子《养生主》篇中有句话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学问、知识是无穷尽的,从自然的角度讲,如何更有效地在有限的生命历程中获取更多的知识,选择性的阅读无疑是最好的办法。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现在每年的图书出版总量在三十七万种左右,如此海量的出版物,倘不加以选择,难免也会浪费光阴的。经典的读物,是人类集体智慧的结晶,历经岁月的磨洗,已成就了一代一代的精英群体,是时间的选择,亦是人类的选择。有效地选择经典的读物,无疑能够提升我们生活的质量,以及生命的内涵。对于经典的读物,民国学者黄侃曾经有过一句“疯话”说,“八部书外皆狗屁”。他所说的八部书,是指《毛诗》、《左传》、《周礼》、《说文》、《广韵》、《史记》、《汉书》和《文选》。虽为一家之言,但亦能看出经典在他的心目之中是怎样的分量。当然,因人而异,因为人生目标、生活环境、职业特点的不同,每个人心目中的经典各不相同,但坚守对于经典的阅读,从历史的经验来看,应该是不错的。

阅读就其本质来说,是极其私人的事,需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灵魂,“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黄卷青灯,就是一种真实的写照。阅读亦需持之以恒,需要一种坚持的韧劲方可以完成,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只能是浅尝辄止,收获不了阅读的效果,享受不了阅读所能带来的愉悦。阅读须下慢功夫,小火慢炖,循序渐进,不求一日之功,不急一时之力,方能有所成就。更重要的是,在阅读的过程中,应与现实相结合,善于思考,不为书所困,才是真正的阅读,才能真正实现书与现实、书与人的完美统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西安钟楼
后一篇:永兴坊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