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安文理学院

(2017-04-10 21:55:23)
标签:

冯从吾

文理

学院

长安行

分类: 长安行

这几年因为业务培训几乎每年都要到西安文理学院待几天。很喜欢这个学校,觉得它绿植好,其实伙食也不错。它有一个东门,小一些,长长的巷道,可以走进来,也可以开车进来。培训班一般都是安排学员在门口的一家酒店住宿,东门出行当然更方便一些。不过,南门才是它的正门,开阔、展拓、豪放,只是少有人走。我觉得与学校的布局有关系,生活区都在北边,学生们上课、吃饭、住宿、锻炼,完全可以不到这边来,其他三面的门虽然小一些,但生活方便,没有谁为了看一个大门每天就非得过来一趟。

在明德楼开会,或者培训上课的次数要多一些,就在东门门口。但我方向感差,经常会晕头转向,有时课间休息时在楼内或者出去转一会儿,就找不到回来的路了,问几个学生,才能接着上课。后来我发现,如果从南门进,方向感就强多了,东边是弘文楼,西边是致理楼,结构、色彩都是一样的,穿过宽阔的中央大道,远远地就能看见图书馆正对着大门。明德楼就在弘文楼的北边。图书馆以北,绿植、操场、生活区,就是这么简单。毕竟是文化人的地盘,楼名、路名都很有范儿,弘文、致理、明德、行知,连吃饭的那栋楼都叫沁德苑,看着这些词儿,不翻翻儒家经典,真让人情何以堪。

绿植主要在操场以西、以南,图书馆以北区域。整片都是,几乎没有什么建筑,绿莹莹的,面积很大。道路设计也是用心,没有你到不了的角落,但又觉得选择较多,可以直接接近,亦能绕着到达。待平路走得烦了,正好就有坡道行走。中心有一湖面,绿波舒缓,可以消解视觉与情感上一时的疲乏。不会有疲累的感觉,因为路边、树下,随时有闲置的木椅,心里是轻松的。大树小树,开花与不开花的,绿叶与紫叶的,竹子与绿藤,移步换影,错杂着,却又是规律的,总是给人以熨帖的美的享受。满林子里是潮湿的泥土的气息,分明是人间的另外一片天地,没有污浊的空气,嘈杂的声息,偶尔会有叫不上名字的鸟儿在树枝间飞来飞去,抑或停留在树叶里,让人看不见它的影子,它却清脆地叫上几声。人总是不多,大致是习以为常罢,在这林子里走一走,他们并不觉得是稀奇的事情。

这是西安文理学院的太白校区,据说还有高新以及书院两个校区。高新校区于我是陌生的,书院校区在书院门,就是原关中书院所在地。文理学院组建时间不算太长,它应该是院校合并的产物。它的前身,西安师范、西安教育学院、西安大学等,大致都比较有名,最有名的恐怕还是西安师范学校,创建于清光绪年间,距今也是一百多年了,再推一推它的前身,就是关中书院了,明万历年间由著名学者冯从吾创立,在当时是全国四大书院之一。院校合并就是这样,它让一些东西不见了,又让一些东西似乎延伸了。记得上世纪九十年代经常走西大街,路北就能看见西安教育学院的招牌,现在已不知所踪。当时它的西隔壁有一家红磨坊酒吧,很出名,据说后来出了事,这都为一时神秘的记忆。

   今年春上,又来到文理学院培训,饭后走在丛密的林中,能不让人思绪万千。忽然老文说,你看这里的树叶,要比城北大多了。我抬头看了看,是路旁高大的杨树,叶子确是有手掌般大小了。是的,城北的杨树,大致应该是刚刚发芽吧。老王亦看了看,开玩笑说,这里年轻人多,温度高,晚上睡觉都不盖被子,树也是火急着赶往春天了。终究,这是一所年轻的学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西安莲湖公园
后一篇:西安钟楼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