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理洵
理洵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2,516
  • 关注人气:1,84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盖文章,不朽之盛事

(2016-06-23 12:11:46)
标签:

曹丕

沈从文

书信

两地书

分类: 两地书

官兄:

这几日长安城真是热得要死人了,中午街上的温度一定是高于四十度的,今天清晨突然就下起了大雨。早上出门的时候,雨下过一阵后停了,刚到单位忽然变脸,大暴雨倾盆而下,我坐在楼上的窗户边,看着对面的高层,像雨的屏幕遮住了一样,真还是有些隔呢。下楼去餐厅用餐,水泥路上水流成河,鞋面也有一半被浸入到了水中,不长的路,虽打着伞,裤腿与T恤的一边也都是湿透了。这时给你写信,雨还在下着。

上午接到一位老兄的微信问候,是用毛笔写的,拍照发了过来。这位老兄一直在写黄庭坚与石门颂,这些日子很有些走火入魔,不过笔下端的还是多了些自有的才气。他的问候调侃而色气富裕,弟且抄录下来搏兄一笑,“洵老:近日高温,料食欲、性欲均受影响。今大雨来袭,天顺人意,睡懒觉、过性生活是对雨天起码的尊重。撰安,XX顿首”。官兄,这当然是好,可惜我要上班,如果我上班也是睡懒觉与过性生活,那个人履历表的职业一栏也许就要重新改写了,看来只能是不尊重雨天,一笑。想来我们很少开这方面的玩笑,是不是我们之间也是太拘谨了一些。

弟近日闲暇,仍在读《沈从文家书》及何正璜《西北考察日记》,习惯上还是读读停停,做些札记。这些天思考最多的,是文人何以非常在乎自己的文字怎样就可以不朽的问题。今年春上陈忠实死了,《白鹿原》被放在头下做了枕头,其实这也一直是作家本人的初衷,说白了,就是想要不朽。读有关汪曾祺的一些回忆文章,作家也经常会对家人说,我是要留在文学史中的。现在看来作家并不是在说胡话。这几天读到沈从文,他一九七一年五月二十三日写给儿子沈虎雏的信中也说到了这样的话题,“又听说将解放廿八种书,除廿四史,还有《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聊斋》等等。俞平伯等三个搞《红楼梦》的都已回京。我也算是沾了边的,唯一引实物作新注的人。幸好除了五九年印本引用我的一部分,全注稿还在手边。如十月动不了,这里原拟工作又已抄完,说不定还将要大再寄一部新出本来,好重为加注。我的名或许反而得借曹雪芹而传,也有可能!这类巧事会出现的。”因为曹雪芹已然不朽,作家因为注解名著亦是想着不朽了,结果看来到底他还是轻看了自己的作品,因为不倚着名著也是可以不朽的,但显然能看出作家想要不朽的心思了。

作家何以寻求不朽,实在不好回答,不过弟又重新阅读了曹丕的《典论·论文》,似乎倒有了一些觉悟,其中一段说,“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是以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故西伯幽而演《易》,周旦显而制《礼》,不以隐约而弗务,不以康乐而加思。夫然,则古人贱尺璧而重寸阴,惧乎时之过已。而人多不强力,贫贱则慑于饥寒,富贵则流於逸乐,遂营目前之务,而遗千载之功。日月逝于上,体貌衰于下,忽然与万物迁化,斯志士之大痛也。”弟觉得是可以作为答案的。

官兄,夏至以来,不觉天长,清晨里上班较早,下午下班流连,总觉得可以多读些书,多写些字才是不辜负了光阴。弟年齿渐长,中学时同学因病已是走了好几位,沉哀之余,每有光阴如梭之叹,更是增添了人生的荒凉感。生而为人,却事无所成,常让人心里痛惜,也只有暗自用功,不废时光,许是心里才稍能好受些。余无他事,毋须挂念为盼。

                                       理洵于古长安

                                    二〇一六年六月二十三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