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陈师曾《中国绘画史》札记(一三)

(2015-12-28 12:26:25)
标签:

陈师曾

绘画史

清代

分类: 明远楼

        90、第二章为清朝之绘画。

        第一节讲清朝文化概论。

        清满政权凡二百五十年,但它的文化还是继承着汉文化的传统。制度、文物大抵承继了明朝的规范,而学风发生了变化,崇尚的是训诂、考证,于是汉学大兴。阎若璩、毛奇龄、朱彝尊、纪昀等人经史宏博,都为朝廷效力。圣祖、世宗、高宗三朝,奖励文学,整饬政治,延续了近百年的隆盛态势。修撰的大型书籍有《明史》、《佩文韵府》、《渊鉴类函》、《佩文斋书画谱》、《康熙字典》、《西清古鉴》、《四库全书总目》、《大清会典》、《大清一统志》等。绘画方面也是如此,院体画有所发展,山水画则继承了明末的风气,文人画思想趣味增加。P113

        91、自明之万历至清康熙、乾隆之间,是一以贯之的,吴梅村的“画中九友”,崇祯末的“玉山高隐十三家”都跨越了两个朝代,虽然画派不同,但笔致气韵多主轻软闲淡,缺乏峭拔伟大的气质,都是南宗影响的结果。清代没有画院,但有画家供奉于朝廷,顾见龙、徐张写真,焦秉贞取法西画,王原祁鉴定古今名画,都在朝廷做事。康熙、雍正、乾隆一百三十余年,学术、技艺最为进步,武功亦超出前古,清朝的隆盛,到乾隆一朝算是到了最高点。高宗、嘉庆以后,国运不振,艺术也是衰颓的。咸同以后,就只是偶然鳞爪了。P114

        92、第二节讲清朝之山水画。

        张浦山在《画征录》中说,唐宋人画山水多用湿笔,故谓之水晕墨章;至元季四家始用干笔;明董其昌合倪黄两家之法,纯以枯笔干墨,然亦是晚年偶然为之耳;今人遂以艺林绝品,争趋仿效,虽骨干老逸,于气韵生动失之远矣。盖湿笔难工,干笔易为;湿笔易流于薄,干笔易见厚;又湿笔渲染费功,干笔点擦便捷。画还是干湿互用的好。从清朝山水画大势看,虽然缺乏雄健精实的气象,但笔致圆韵,干湿互用,秀润之气溢于纸墨,不易被模仿,也是特色。至于文人画,是在画外寄托了一些书卷气,虽风格不同,也是一时的风气。P114-115

        93、清代的山水画,南宗独胜,而北宗渐至于消亡。明末至清初,蒋嵩、张路等继承了浙派戴文进的画风,而吴派以浙派为恶俗,取代浙派而兴盛起来。浙派一个代表人物是蓝瑛,字田叔,号蝶叟,晚号石头陀。他初学黄子久的秀润,晚年得浙派的笔意,笔力苍劲。大致丢弃了浙派的粗犷而吸取了南派的秀润,但设色妍丽,有斧凿的痕迹,所以吴派画家以此而批评他。儿子蓝涛、蓝孟,以及徒弟陈璇、王奂、冯湜、顾星、洪都、苏谊、禹之鼎、吴讷等传承了他的画法。P115

        94、吴派画家以“江左三王”为最著名。王时敏号烟客。擅于诗文,长于分隶。早年就进得堂奥,晚年更臻于神化。他生于官宦之家,但他并无兴趣,只是悠游于笔墨之间。很爱才,学生较多,王翚最为出名,儿子王撰,孙子王原祁都继承了他的画法,王原祁则最是有名。王鉴字元照,由进士开始,官至廉州太守,精通画理,深得六法。王翚字石谷,号耕烟外史。与王原祁、王翚都学过画,恽寿平很是佩服他。他的画论也很精深,很能表现他的功力。P115-117

        95、“江左三王”的画风影响很大,他们的门徒也多,除了王时敏的儿子王撰、孙子王原祁之外,吴历、薛宣、释性洁、杨晋、胡竹君、徐溶、宋骏业、唐俊、顾卓、金学坚、袁慰祖、杨恢基等都是,而以吴历最为著名。吴历字渔山,吴地人。他深得王时敏真传,和王翚不相上下。王翚一派人称虞山派,出入各体,格调清丽,杨晋、胡节、顾昉等传承了他的画风。方士庶、张宗苍、董邦达、董诰、钱维乔、王震等为麓台派,除此而外,还有新安派、松江派、姑熟派、江西派、金陵派等。新安派以雪林为宗,始于释弘仁;松江派沿于董玄宰、赵文度;罗饭牛等为江西派;査士标、孙逸、汪之瑞、释弘仁称为“海阳四大家”,为姑熟派;金陵派以龚贤为首。此外画家还多。P117-119

        96、第三节讲人物画之变迁。

        道释人物壁画,在元明时期就很稀少,至清代,几乎绝迹了。人物画家有杨芝、徐人龙、丁元公、顾升、董旭、释弘瑜、吕学等,仙佛、鬼神、人物都很出色。历史风俗人物画,明末则有南陈北崔,即陈洪绶、崔子忠。陈洪绶画人物,躯干伟岸,衣纹清园细劲,兼有公麟、子昂的妙绝。设色则学吴法,力量气局超拔磊落,在仇、唐之上。门人有王树毂、严湛来、吕禧等。道光时张士葆的佛像画也是他的笔法。柳遇、吴求、吴正、周兼也有名。杨晋与王翚经常出游,王翚画山水,画中人物常由杨晋代写。朱宁古、刘源、黄慎、金农、罗聘、叶舟、华喦等以人物、仕女画知名。光绪时有任熊、任薰兄弟也是陈洪绶一派。P119-120

        97、人物画中还有写真一派,又分了好多派。明代曾波臣一派的,有谢彬、郭巩、徐易、刘祥生、张远等。还有沈行、濮璜、鲍嘉、俞素、李岸、夏果等。写真派有二:一重墨骨,墨骨画好后傅彩,以气色选择老少,精神则在墨骨中,这是曾波臣一派的画法;另一派则是用淡墨钩出五官部位的大概,然后全用粉彩渲染。还有受西画影响的焦秉贞,以远近透视阴影的方法传神写照,冷枚学的是他的方法。西洋画法自利玛窦宣传天主教后传入中国的,意大利人郎世宁用西洋画法画中国画,阴阳凹凸也很逼真。朱宾古、刘源、金古长也都画人物画。P120-121

        98、第四节讲花鸟及杂画。

        清代的花鸟画,流派较多,但和山水画一样,大概以乾隆朝为界,前边的多守古法,后边的变化就多一些。张雍敬、曹源宏、胡毓奇等都学的是黄氏钩染的古法;孙克宏、虞沅、赵之璧、张若霭等,则继承了明代周之冕的勾花点叶体方法。雍正朝沈南苹用这个方法写生,有宋元遗意。白阳派的则有画家蒋深、顾卓、李因等,王武、恽寿平、蒋廷锡三家,则介于徐、黄,周、陈之间。P121

        99、乾隆朝有“扬州八怪”一派,集聚了很多的野遗畸行的人士,画法上往往不守绳墨,而自出机柕,清代花鸟画为之一变。这一派画家有金农、罗聘、郑燮、闵贞等人。高凤翰、边寿民、陈蔓生等人也是磊落不羁,书卷气溢于楮墨。钱叔美、史改琦等也是名家。近时则有陈若木、吴让之、吴昌硕等人,亦出名。P121-12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