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事(一五六)
(2015-10-12 13:22:41)
标签:
《遗珠》野水白化文王世襄 |
分类: 陈香榭 |
国庆节后的周末,节日休假调整,周六就继续在单位上班。微信上和野水兄又说到他所创办的公众号《遗珠》的事,于是顺便约好了晚上聚餐。初见汉语方言研究专家孙立新研究员以及作家黄朴,野水、草木和画家李峰,则是隔三差五就相约了能见上一面。相见甚欢,原来长安城就那么小,稍微说两句话,虽是初见,人事关系亦能相互纠缠着走得很近。一人滴酒不沾,两瓶没有喝完,剩了半瓶。
带过去两本书,《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关中民俗》,是两年前野水兄听说自己要动手写一个有关西安风俗文化方面的系列文字而苦于文献资料欠缺时,便拿出了他的藏书,送了过来。其中一册是孙立新研究员送与他的,封二有题赠墨痕。两年来工作上压力较大,精力不济,慢慢兴趣亦稍为减损,于是就放下了,终于很泄气,决定放手。这两本书,和自己收集的一些资料,似乎也失去了原有的价值,都应该退隐了,书也应该回到他的主人身边。走得较急,还没有当面归还,两本书却都忘在了酒店的包间里。
餐后各自散去,和李峰又去了一趟他的画室,途经钟楼,灯影迷离,恍恍惚惚,街上行人却还是不少,徒步,大致有半个小时时间,就到了。他画好的一幅四尺对开山水,在墙上挂着,欣赏、品评,取下来,题款、装袋,又拿出他的两本书,《山水胸澜录》和《心源素履录》,把纸袋折叠了夹在其中的一册中间,帮忙装进了我的皮包里,并叮嘱说,拿好。顺手又取来一刀四尺檀皮,要我抱着,说是买画的人送的,不知道好用不好用,回去好好写写颜真卿。他的两本书,原本就有,但看他怕委屈了他的画,自是应该收留的。总之是,马无夜草不肥,事件又发生在省会城市大长安的金融大楼中,心里暗自欢喜。
周日休假,中午醒来才想起忘记在酒店包间中的书,就打了电话,说在,可以来取。不急,等上班后再说。不好意思对人说酒后遗下书本的事。记得去年年末,和野水、草木、李峰四人喝酒,还是同一家酒店,两瓶酒,两个人滴酒不沾,另外两人竟倾瓶而尽。野水兄买了条新的棉裤带着,走时落下了。后来的故事演变为,相互见面,倘是喝酒,或是说到喝酒的话题,也会调侃着说,不敢再喝了,再喝裤子就遗下了!亦为朋友圈中的一段佳话。
又是周末,预约了要去理发,就顺便到万邦书城转了一下。这段时间,书店经营上变故较多,电路、网路小事故不断,遇到过好几次。听说要搬家,一个服务生说,是有这么回事,估计年前是要关门的。情绪上还是有些黯然,毕竟这么多年来,这家书城,带给了自己很多的快乐,和自己一起度过了太多的自以为很是愉快的时光。
在书城购书两册,一册是白化文著《已落言诠》,中华书局二〇一五年五月出版,是《文史知识》编委文丛第一辑中的一本,其他几位著者分别为,杨牧之、陈平原、陈来、王邦维、黄克。这册《已落言诠》,内容分为序跋、书话、师友、杂谈、札记、致辞·贺辞六类,部分文字和先前买过的《退士闲篇》有重复,但喜欢这位老者的文字,还是买下了。另一册是荣宏君编著的《竹墨留青——王世襄致范遥青书翰谈艺录》,北京三联二〇一五年七月出版,收录王世襄谈竹刻艺术书信一百三十五封,书内附影印手书原件,从中可以一窥老派学人胸怀、学识、技艺之真切情状。
近来天气亦大好,艳阳高照,玉宇澄澈,是真真的秋高气爽。如此秋天,足慰人意,亦才觉得人生原来还是十分美好的。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