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第四章讲元朝之绘画。第一节讲元朝文化概论。
元朝为蒙古人所建,称胡人,最初,他们从斡难、克鲁伦二河发起,逐渐勃兴,席卷欧亚,为世震撼。但自宋以后,胡人于汉,不过是政治上主权的改变,社会习尚、文化上,还是汉文化征服了他们,使其强悍猛烈之风渐趋于礼乐雍容之习。他们统治了八十年,没有设画院,但有御衣局,画工的待遇也没有宋代好,但画家有四百余人,也是很隆盛的,画派则继承了宋代的衣钵。文学、戏曲、小说也较发达。山水画有赵孟頫、高克恭以及王、黄、吴、倪四家,花鸟有钱舜举、王、黄,对明清画家影响都比较大。山水画又传承了南宗的衣钵,到清代,就很鲜明。P86-87
70、第二节讲元代绘画之变迁。
元初的画家,如赵子昂、高克恭、钱舜举、王若水等是代表人物。陈琳、陈仲仁、盛懋等,都是复古的,上溯晋、唐,善于画高古细描的人物,最出名的还是赵子昂。赵是太祖十一世孙,真行篆隶,与古人相仿佛。山水、木石、花竹、人马画得很好,步摩诘、营邱后尘。有唐人风致,去其纤细;有北宋之雄,去其粗犷。可谓融南北为一家了。夫人管道升,也善画山水、佛像,而于墨竹、梅、兰,尤其精妙。兄弟、儿子都擅长画画。P87-88
71、高克恭做到了刑部尚书,画山水初学米氏父子,而后学李成、董源、巨然。好作墨竹,神妙处不比文湖州差。山水学米氏的,当时还有龚开,人物则学曹霸,喜作钟馗等画。龚开儿子也能画画。P88
72、墨竹有画家李衎,官至吏部尚书,拜集贤殿大学士。还有张逊、柯九思,也画墨竹。花鸟画家有钱选、王渊。钱选在元初与赵孟頫都列入吴兴“八俊”之目,王渊则多受赵孟頫指教,山水学郭熙,花鸟学黄筌。界画则王振鹏最有名,传承他画法的有卫九鼎、朱玉。至于马夏一派,则有陈君佐、沈月溪、孙君泽、丁野夫、张远、张观等,发挥水墨精彩,画风沉郁遒劲。P88-89
73、元代的山水画,影响后代的,实际是元末四大家,即黄子久、王叔明、倪云林、吴仲圭。四人都从董、巨起家,朱泽民、曹知白、方从义、唐棣、姚彦卿都从李、郭成名。这些人与元初的高克恭,一变宋画山水之格法,成就了元格,创立了明清诸家南宗画的一种典型。四大家还是最有力的。P89
74、第三节讲“四大家”。
黄子久名公望,又号大痴,晓通经史,隐于富春,山水学董、巨,晚年变法而自成一家。他的画格调是,浅绛色的,山头多用矾石,笔势雄伟;水墨山水,皴纹极少,然而笔意简远。
王蒙字叔明,号黄鹤山樵,是赵松雪的外孙。他的画多从赵文敏的风韵而来,又学唐宋各家,而以董源、王维为依归。元代以前,山水多用湿笔,至四大家,则始用干笔。王蒙喜欢用赭石和藤黄着山色,在山头画蓬蓬的草色,再以赭色钩出。或者不着色,只是以赭石着山石、人面集松皮。
倪瓒字元稹,号云林。性好洁,人称倪迂。喜欢到寺庙去,萧然宴坐,作竹石小景。他的山水着色很少,也不太画人物画。
吴仲圭的画沉着苍浑,他和倪云林都学的是董、巨,但能自立门户。P89
75、第四节讲题款及道释画。
元以前画家题款不讲究,自元代开始,书、赞、诗、赋都可以上画,以补画之不足。这与文人画的盛行有关。明清以后,题款就很常见了。
元代的道释画家颜辉是代表人物,笔法奇绝,八面生动。还有蔡山、赵璚等,但佛像画终究不及唐宋了。P9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