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书城在高新电子广场的三楼,从广场乘电梯直接可以抵达,门脸说来也就小了,不太引人注意,但规模却不能算作小,经营面积应在千平朝上。这个书城离家最近,但却极少光顾,只是这几年,去得多一些。书城有一个不太方便读者的规定,就是新书的塑封不能私自打开,打开就被视为购买,这是很挠人的一件事。书亦泛泛无可陈处,都为一般性的新书,深与奇是不能与之言说的。有一个折扣区,不时有好书流出,偶尔倒是能捡得一二,可带来一时的欣喜。国庆节后,偶然地在折扣区买得一册章太炎的《国学述闻》,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二〇〇八年九月出版的,看来滞销的时间不短。
有关国学基本知识的读本,在民时就不为少数,记得几年前买过一册曹伯韩写的《国学常识》,新近又购得马瀛的一本《国学概论》,在网上搜搜,则还能看到钱穆的一本,还有谭正璧的一册《国学概论讲话》。西学东进,国学自然要有亮剑精神下的包容与独立,理宗明章,自然有人要去做这样的伟业。不过章太炎的这本书,实在无负于他作为一代国学大师的盛名,他端的是讲得太好了。书分国学概论与国学略说两部分,简略概括,通俗易懂,文辞则古雅典丽,很有古君子之风。因着他是小学上下了功夫的,因而在宏观的概略中又有着微观的装点,就使得文气充盈,扎实着力。如在解释“经书”中的“经”字时,就说是“一经一纬”的“经”,是指穿书的绳子,后来就代指“经书”;说古籍的辨伪,举例《史记》中出现了“扬雄”,实际上扬雄是晚于司马迁之后的人物,可知《史记》中的内容,亦有后人追补的成分。这些文字看起来,都是十分有趣的。章氏在开头说,“国学很不容易讲,有的也实在不能讲,必须自己用心去读去看。即如历史,本是不能讲的;古人已说(一部十七史从何处说起),现在更有二十四史,不止十七史了。即《通鉴》等书似乎稍简要一点,但还是不能讲;如果只像说大书那般铺排些事实,或讲些事实夹些论断,也没甚意义。所以这收都靠自己用心去看。我讲国学,只能指示些门径和矫正些近人易犯的毛病。”大致已说清了他的目的。私下以为,对于国学有兴趣的读者来说,这是一本不应该错过的书。
在微信上看到宫烨文先生在淘书公社买得一册止庵的《樗下读庄》,心里就多少有些激动,因为这书自己已找了好几年都不曾有结果。淘书公社在解放路图书大厦南隔壁,书店规模亦不能算作小,既名“淘书”,自然经营的都是折扣书,但书的品相几乎全新。中午时间,匆匆地赶过去,仔细看了一回,收获还是不小,除了止庵的《樗下读庄》而外,还以很低的折扣价购得马瀛著《国学概论》,中央编译出版社二〇〇九年一月出版;《沈从文家书(1966-1976)》,新星出版社二〇一二年十二月出版;《周易程氏传》,程颐撰,王鹤鸣、殷子和整理,九州出版社二〇一〇年十一月出版;谢澄光著《颜真卿书法艺术》,华夏出版社二〇〇三年九月出版。本来也可去图书大厦看看,还可去附近的西安书林溜达一圈,但中午时间太过于紧张,最近工作上事情也忙,只好在附近吃了快餐,就匆匆忙忙赶回单位,正好是上班时间。
收到山东白水兄寄赠大著《萍水生风》签名本,历下老五作画,白水兄著文,人民日报出版社二〇一四年九月出版。此书为南京董宁文主编的“问津文库·开卷闲书坊”书系中的一本,书系凡六册,其它几本是,许宏泉著《壹壹集》,子张著《清古书荫》,唐吟方著《尺素趣》,金小明著《书装零墨》,子聪(董宁文)编《开卷闲话序跋集》。收到梁锦奎先生新著《花影》,北京三联出版社二〇一四年九月出版,是先生的散文随笔集。先生文字,小学功底扎实,又多年在“上书房行走”,文字工作多年,援笔为文,自然是一派风景。先生又多送两册,嘱咐可送与图书馆或朋友阅读,就送与图书馆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