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书事(一一三)

(2014-02-25 12:43:45)
标签:

阿滢

董宁文

酸枣小孩

分类: 陈香榭

    山东阿滢寄来两册自己汇编,由金城出版社二〇一四年三月出版的册子《中国旧书店》,厚厚的大开本。书中收录了全国各地作者撰写的有关本地旧书店的文字六十余篇,涉及省、区、市约二十三个,包括香港和台湾。作者中有些名字在读书界是有影响的,如钟叔河、陈子善、傅月庵等。这次文字集结,与其说是想让读者对中国各地旧书店经营情况能有一些大致的了解,不如说是在网络阅读兴起,纸质阅读式微,中国传统人文精神日渐沦丧的情势下,一群终日与书为伴,不忍在精神家园流离失所的读书人的集体怀旧。

    书中陕西部分收录了自己的两篇文字,《西安钟楼书店》和《西安古旧书店》,其它地市的文字没有一篇,想起陕西,还有西安的厚重,显然就觉得轻薄得厉害。这书还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配图的精美与有的放矢。自己文字的配图,看是王贵强的照相,心里就有些感激。阿滢兄最初要求文字要配以图片,实在无法,就在网上下载了几张交差,后来看一张也没有用,而阿滢兄并不以为忤,却还是把事情做得圆满漂亮。王贵强在西安,我并不认识,翻翻阿滢的博客,原来他们有过交往,而且与文川书坊相熟,都有共同的朋友,心里才有些宽解,但仍然是感激的。

    在读书群里获得的消息,是南京董宁文编辑的民间读书刊物《开卷》又换了主人,而且是在另外一个城市天津,便又生出一些凄凉的意绪。小小的读书刊物要办下去,须花一些钱,但中国何其穷,竟有些不能承受之重,实在是文化的悲哀。这刊物读着已有十多年了,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是难以割舍的。收到酸枣小孩寄来的《知觉》特刊,很觉朴素大气。《知觉》是民间电子刊物,一时兴起,出了一期纸质的特刊,也是清新的气息扑面而来。很喜欢里边杨云锦的文章《且待寻思记得无——我的读书笔记》,学问做得扎实,文字亦趣味无限,在这浮躁的当下,恐怕很少能见到这样缜密有趣的文字了。同期还有张宗子、祁白水、深圳一石、罗伊娜等人的文字,熟见的名字,也是感到亲切无比。

    《渭城文化》是咸阳市渭城区文化馆主办的一个文学类刊物,收到了今年的第一期,其中收录了自己的文字《初读木心》,且在文前加了编者按,在文后加了新浪网友评论,倒是有些特别的创意。《初读木心》篇还外加了两篇文字,《白话画》和《追逐远去的风骨——<我们怎样读书>重版前言》,个人以为这是两篇值得推介的文字,写得还是有些味道。《渭城文化》很有些民风的气息,它是活泛的,跳出了传统意义上文艺刊物呆板的格局,但却并不背叛传统的根脉,做得朴实而新潮,让人耳目一新,虽为小众,但却不凡。还收到成都市图书馆的刊物《喜阅》新年第一期,也是高兴的。得知胡忠伟的散文集子《迷恋纸月亮》出版,也在这里表示祝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