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浩有江浙之行,行前来办公室小坐,那天天下着小雨,冷风也使劲地吹,室内的暖气倒还好,似乎可助以谈兴,只是不停地有电话进来说工作上的事,让人略有些小小的不快。他送来两本书,一本是他与默当合作,辑录的黄裳有关柳如是的文字,由中华书局二〇一三年十月出版,书名取自黄裳文章的题目,《绛云书卷美人图——关于柳如是》;另一本是扬之水的《物中看画》毛边本,还没有启封,过几天拆开了看,见是金城出版社二〇一二年六月出版的。扬之水的这本书在书店见过,没有买,吕浩不知从哪里捣鼓来的毛边本,一页页地裁开,倒有些意思。这两本书,装帧设计都很讲究,拿在手里,很有些玩书的味道,像是把玩着艺术品。
黄裳的关于柳如是的文字,最早是在他的书话集子《榆下说书》中见过,后来还读过几篇,但在自己的印象中,以文字数量计似乎不足以就能出版一本书,但看看这本书的版权页,也有煌煌十余万言,是不算少了。当然,其中的有些篇目,是从黄裳的其它文字中摘录出来的,因为它们亦应算作是“关于柳如是”的文字。时间跨度亦比较大,一个人对一个人的关注,有时无意识地占用了人生的好多时光,亦让人感到敬佩。黄裳生前,是知道这本书的辑录情况的,他在写给吕浩的信件中,还曾提出了一点建议,增加了个别篇目,还说“可成一‘小精装’,我如有兴致或写一小序或跋,未可定。”但终于没有写成,不久先生就溘然离世了。这亦应算作是一桩憾事。
孙犁《书衣文录》增订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二〇一三年九月出版,和一九九八年山东画报出版社的版本比较,前后各加了几篇孙犁关于书的文字,书衣文字亦有添加。现在发现的最早的孙犁的书衣文字,据编者刘宗武考证,当是在一九五六年。记得系统地辑录孙犁书衣文字的书,还应该是三联出版社一九八三年出版的《书林秋草》,该书的编选者是《文艺报》的吴泰昌和三联出版社的董秀玉两位。孙犁的书衣文字在书话史方面,应算是一种独特的文字表述形式,它至少是拓宽了书话的体裁。在孙犁亦相当重要,“余向无日记,书衣文录,实彼数年间之日记断片。”他人生的很多时光,其实就是在理书与撰写书衣文字中度过的。“我对书有一种强烈的、长期积累的、职业性的爱好。一接触书,我把一切都会忘记,把它弄得整整齐齐、干干净净,我觉得是至上的愉快。”
又见《舒芜晚年随想录》出版,人民文学出版社二〇一三年十月的本子。方竹在编后记中说,“父亲有两个博客,新浪舒芜博客与碧空楼舒芜博客。本书的前半部,是新浪舒芜博客中的文字,可看到他晚年对各类时事、政治、文化、思想的看法;后半部是碧空楼舒芜博客中的文字,以粘贴文章为主,本书只收集了部分文章。”舒芜晚年,还是比较迷恋网络的,这对一位老年人来说,是难能可贵的。
《猎书记》出版,曾经唐突地给学者、书法家宫烨文先生送过一本,前些日子,先生发纸条过来说想写一幅字相赠,问及内容与款式,回答说四尺对开条幅,内容就写钱默存的《叔子病起寄诗招游黄山》:“病馀意气尚骞腾,想见花间着语能。老手诗中识途马,壮心酒后脱韝鹰。凋疏亲故添情重,落索身名免谤增。欲踏天都酬宿诺,新来筋力恐难胜。”过了些天,先生电话说他在美院看画展,顺便带了作品过来,麻烦一取。让人很是感动。美院的画展,是学校成立六十周年成果展,自己恰好是先先生一天去看的,觉得很是愉快。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