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隐私的公开

(2013-05-24 12:33:41)
标签:

鲁迅

钱锺书

读报

文化

分类: 在人寰

    文学上的有些问题,且不说它的价值到底有多大,但让读者感到费解,就说明它还有探究与追寻的必要,比如南朝宋时刘义庆所编的《世说新语》中,千余则故事,里边就是没有陶渊明的一条;钱锺书留下文字那么多,其中却看不到他有关品评鲁迅的片言只语。因为在今人眼里,陶渊明与鲁迅,都应该是当时有影响的闻人,在一些重要的文字资料中,没有他们的身影,是不正常的。曾看到过有关这两个问题的研究文章,但读后是不能让人感到十分满意的。

    据说后者,似乎有了实质性的突破,是说发现了钱锺书在私人信函中有对于鲁迅的评论。媒体消息,将在六月份中贸圣佳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上能看到钱氏大量手稿与信札;这些手稿与信札,大多是钱氏一家与香港《广角镜》杂志社总编辑李国强的书信往来。钱氏一九八五年四月二十六日致李国强信中说,“三年前鲁迅纪念时出版之传记,即出敝所人撰著,中间只字不道其原配夫人,国内外皆有私议而无声言者。”而后消息继续发挥说,鲁迅的原配夫人朱安,是鲁迅母亲选的儿媳妇,在鲁迅与许广平结婚后,朱安一直与鲁迅的母亲住在一起;钱锺书研究专家、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谢泳分析,钱锺书曾在《围城》中讽刺过周氏兄弟,对于在鲁迅传记中没有提到原配夫人、没有真实地还原鲁迅有些不悦,这段文字可以说是钱锺书对鲁迅有自己的看法,暗含了对鲁迅人格的评价。

    前些年读黄裳的文字,记钱锺书的文章中就有好几封钱氏致作者信函的照抄,读起来是非常有味道的,当时就十分佩服黄氏作文的好手段。到后来,有关名人信札的印行本多了起来,如俞平伯、巴金、施蛰存、孙犁、徐悲鸿等等,就刻意关注起来,因为当时的通信者,大多是不考虑以后是不是能发表的因素,因而信中的话,是真实和可靠的,读者读起来,也就感觉好多了,实在是一种精神的分享,因而,书柜中这样的册子也不少,而且常读常新。

    不过私人信函的公开发表,虽然对读者来说是有益的事,但有些信件牵扯到当事人以及其他相关人的隐私,也会招惹一些麻烦。百岁老人杨绛在得知钱锺书手稿拍卖的消息后,就打电话质问李国强,“我当初给你手稿,只是留作纪念;通讯往来是私人之间的事,你为什么要把它公开?”“这件事情非常不妥,你为什么要这样做?请给我一个答复。”看来人的隐私的公开,是需要时间和条件的,而人们对于不可知世界的好奇和渴望了解,也是让人感到吃惊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午后杂抄
后一篇:雨天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