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鸿生一九二〇年在苏州创办华商鸿生火柴无限公司的时候,上海已经有了五家火柴制造企业,于是他考虑避开竞争,在上海之外开拓市场,生产资料、劳动力价值等亦相对廉价一些,就选择了苏州。上海当时的燮昌火柴厂在规模与产量上都处于全国很有影响的地位,它在汉口的分厂,一度成为国内最大的火柴企业,后来燮昌却被刘氏大中华火柴公司(图23)兼并了,使用过的商标也是昙花一现,这应算作是当时较为重要的事件。
燮昌火柴厂一八九〇年由宁波商人叶澄衷投资兴建,叶氏在全国各地商号林立,业务广及五金、火油、军需、火柴、航运等众多领域,一八九七年,总部派遣浙人宋炜臣至汉口开办燮昌火柴分厂,规模远远比上海原厂大了许多,超过了重庆森昌泰、森昌正与广州义和等商办火柴厂,分厂仅工人就有二千五百余人。彼时生产原料大多从日、英、德等国家进口,药头材料安全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后来经过改进,使用硫化磷作为主要原料,生产所谓安全火柴,商标则种类较多,双狮、单狮、三猫、三鸡等火柴品牌一度驰名神州,销量居于国内首位。
在一九〇五年左右,由于国外火柴大量倾销国内,燮昌火柴生产出现颓势,低迷经营,产品滞销,加之决策者将大量资金投资到其它领域,资金紧缺,生产技术不能及时进行改良,企业缺乏后劲和竞争力,武汉本埠火柴业中,一八九四年就已创办的聚昌、盛昌两个火柴厂,一九二六年李紫云开办的燧华火柴厂等,亦对其构成竞争压力,在一九二七年,经营近三十年的汉口燮昌火柴终于煎熬不过,宣告停产了,一九三〇年,即被刘鸿生经营的大中华火柴公司兼并。
在当时的情况下,火柴企业外受国外产品倾轧,内受同行产品挤兑,生生灭灭,起起伏伏,大型企业概不能外,对中小企业来说,就更是司空见惯的事。火柴为日常生活的必需品,需求量大,又不能重复使用,各地投资人争相开办火柴企业,追求短期利润,使用众多的商标品牌,一时情景,都是可以想象的,但竞争激烈,淘汰率高,各种商标品牌与企业同生息,自生自灭的情况严重,亦是稀松平常。后来的火花收藏,有藏家收有各种类别的火花数万枚,以此也能看出以往繁花似锦的盛况。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