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北魏迁都洛阳,洛阳一度成为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但自魏晋以来,商业停滞,货币几近废弃,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生产技术落后,剩余产品稀少,朝中权贵卖官鬻爵,贿赂公行,赋税严重,人民生活的困苦是可以想见的。加之北朝不时就想南侵,兵役和徭役就成为自耕小农破产的主要原因。民怨沸腾,人民大起义的条件完全成熟了。P556-561
127、除了农民起义之外,僧侣起义也很突出,宣武帝时代的十次起义,其中四次是僧侣领导的。那时,自耕农破产以后,出家为僧就成为躲避徭役的主要出路,最多时期,僧侣人数有二百万人,占全国编户人数的十五分之一。因而从这个意义上说,把这种性质的起义说成是政、教的武装冲突,是不全面的。P561-563
128、六镇起义。北魏初都平城,为了拱卫首都,北拒柔然,就在平城北边设置六个军事据点,即沃野、怀朔、武川、抚冥、柔玄、怀荒六镇,军事主力就集中在这里,后来孝文帝迁都洛阳,六镇逐渐失去其重要性,镇将亦大都贪残无比,政以贿立,加之镇户大都是朝廷的罪犯被谪配过来的,身份较低,屡受欺压,因而矛盾愈来愈多,终于导致农民起义。后来朝廷买通柔然人镇压起义,与官军形成夹击之势,不久起义就失败了。拔陵自公元五二四年三月起义至五二五年六月起义失败,共一年零三个月时间。P563-569
129、六镇起义失败后,北魏政府开始把平城以及六镇兵民二十余万人移往河北地区,路上饥寒交迫,就爆发了河北大起义。河北大起义自公元五二五年八月始,共持续了四年零一个月。混入义军中的汉世家大族以及鲜卑的贵族豪强的倒向,是失败的重要原因,另外,义军的战略、战术上的错误,也加速了失败的过程。P569-572
130、此时,山东、关陇一带也爆发了农民起义。六镇起义和河北起义、山东起义是连续进行着的,六镇起义的同时,关陇起义也爆发了。但都以失败告终。起义对统治者是沉重的打击,促进了后来统治者汉化政策的加强,对民族大融合的影响亦是深远的。P572-577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