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关于蜀汉的兴起与衰亡,刘备为汉景帝子中山靖王刘胜之后,早年孤贫,与母亲贩履织席为生,从镇压黄巾军起家,在军阀中左右逢源,后投奔曹操,煮酒论雄,官渡之战时期反曹,奔袁绍,奔刘表,终于在荆州立足,从建安六年(公元二〇一年)来荆州至建安十三年刘表病死,八年之间力量不断壮大,班底亦不断充实,三顾茅庐,因隆中对而确定了三足鼎立的蓝图。这一年为建安十二年,孔明二十七岁,刘备四十七岁。荆州根据地的确立,与东吴的战略决策有关,可维持孙、刘联盟体制,共同对抗曹操。鲁肃发挥了关键性作用。P72-78
21、刘备入蜀和攻取汉中,荆州地盘太小,刘备盯上了刘璋所辖的益州,自建安十六年冬入蜀,至十九年夏攻取成都,奠定了在益州的统治权。二十二年进兵,过了两年(公元二一九年)即从曹操手中夺取汉中,秋天,步曹操称魏王后尘,自称汉中王。公元二二〇年,曹操死,曹丕代汉称帝,国号魏,次年,刘备即在益州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P78-80
22、刘备入蜀对刘璋旧部重要人物采取拉拢的策略,甚至以联姻的方式来扩大自己的势力,事实证明这些人后来都成为蜀汉统治集团内部的骨干,如法正、费祎等人。而对益州地主集团,则是既打又拉。也很重视对当地人才的破格使用。P81-84
23、隆中对的战略思想主要为,一是要取得荆、益两州,安定后方,积蓄力量;二是巩固吴、蜀联盟,共抗曹魏;三是在军事上要巩固襄阳和汉中两大战略基地,联手孙吴,伺机北进。
而后形势的发展,是吴、蜀联盟的破裂,关羽要负重要责任,而刘备主战,公元二二二年二月,率军直逼夷陵猇亭,大败于陆逊,即有名的夷陵会战,几于全军覆没。随后曹魏进攻东吴,吴、蜀联盟又随之复活。次年,刘备在白帝城病死,刘禅即位。P84-87
24、诸葛亮秉政后,首先安定南中,用兵西南,使后方稳定,掠夺物资,充实武备,伺机北伐,客观上加强了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与蜀汉政权的封建隶属关系,也促进了汉族与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但剥削与压迫亦随之而来。P87-90
25、诸葛亮多次北伐,曹魏均采用防御战略,蜀军供给不足,多次退缩,公元二三四年的这一次北伐,诸葛亮在陕西渭南屯田,蜀、魏相拒达六个月之久,虽有久驻的计划,但诸葛亮却病死了,终年五十四岁,蜀军亦退回汉中。诸葛亮辅政期间,实行法治,政治比较清明。P91-95
26、诸葛亮死后,蒋琬秉政,而后费祎、姜维,多年征战,搞得“民皆菜色”,公元二六三年司马昭派钟会、邓艾分道伐蜀,蜀亡,立国共四十三年,刘禅在位四十年。之后,曹魏集团则把蜀汉政权中的益州籍重要文武官员召回中原,养了起来,后主则还有了“此间乐,不思蜀”的佳话。P95-98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