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美庐

(2011-09-26 12:09:20)
标签:

生活记录

庐山

杂谈

分类: 在人寰

    美庐

    庐山因美庐更多了些妩媚。说美庐在牯岭东谷,不佞二十年间去过两次,也没有弄清方向,只记得中巴车在山林间蜜蜂般飞舞,到一栋建筑前,人说,到了,眼前就是熙熙攘攘的人挤人,进得园中,也是索然无味,到现在亦还满脑子的后脑勺,耳边依然回响着嘈杂的不同方言的唏嘘声或呼叫声,昔日宁静的园子而今是热闹的街市,情何以堪。

    这是一幢英式卷廊式石木结构两层别墅,在庐山众多的别墅群里亦并不是十分特别,大约上世纪初的几年由英人建造,廿年时光过去转与另一英人,而这人恰与宋美龄氏关系密切,许是又十年之后,一九三三年,宋、蒋入住,越明年,即赠予宋氏,蒋氏亦颇为得意,就称其为“美庐”,且书之于石,而今这块石头,亦还是横卧在园子入口处的,只是字迹已斑驳不堪,何以故,说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庐山上开会,毛泽东的别墅还没有完工,就先住进美庐,有天中午午睡中忽然为凿石声搞醒,下来看时,却是身边工作人员正要凿去蒋氏手迹,即令停止,就成而今这般模样了。不佞看这字,觉得还应算是比较少见的蒋氏的行书字迹,和其以往拘谨的正书相较,潇洒是不难看出的。

    这别墅与山之间,有竹林,说是蒋氏当年请了风水先生观看,风水先生说好是好,只是距山有些远,不算靠山,于是蒋氏就从老家移栽了大片的竹子过来,将美庐与山相连,就浑厚映带起来,而后亭台花语,显然是颖脱造化本色了。有大片的一串红,去时正当花季,红遍半天,在花丛中照相,瑞气袭人,沉郁的心里蓦然一惊。沿石阶上得一亭,近眺美庐,就能看见交错的人形,不过百余步,竟有两重天的景致。

    在别墅一层,能看到宋氏当年使用过的物什,布局一如当年,钢琴据说是从印缅边境那边和军用物资一同进来的,还有燃料为煤油的老式冰箱,墙上还悬挂着宋氏绘制的几幅水彩画,展柜中有她当年翻阅的厚厚的几大本英文版的大不列颠百科全书,昔日的气息似乎还在让人窒息的空气中游荡。二层则是蒋氏当年的生活、办公区域,辟出一间为文旦陈布雷氏居处,其余亦如一层布局,实在乏善可陈,只是卫生间的马桶侧添加了蹲坑,说是彼时毛老人家入住不习惯用马桶,就进行了改造。露天阳台很是敞阔,蒋宋、毛江都曾在此度过轻松而愉快的时光。

    蒋宋、毛江都曾在卷廊入口处的树下照相,现在亦还悬挂在展厅,毛老人家一贯标新立异,独树一帜,据说这照相亦是拗不过江青的坚持,仿照了蒋宋一回,但还是各异其趣,有着自家面目,至于说这美庐是惟一一座国共两党最高元首夫妇共同使用过的建筑,那其中的妙趣,就如不同的眼睛去看《红楼梦》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书事(五八)
后一篇:书事(五九)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