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叶圣陶、俞平伯通信集《暮年上娱》中,一九七六年五月廿二日叶致俞信中有段话,我抄下来:
“下书访佩弦夫人之事。前曾相约,五一以后共往一访,今五月将尽,故此奉商。弟可以要教部之车,而清华道远。耗油量多,不欲以私事而享此‘法权’。至于雇车,其事不易,费亦不少。考虑久之,是否容弟先往,缓日再为偕访。弟已托人探询到朱夫人宿舍,于何站下车,入清华何门为便。到清华之公共汽车自平安里出发,则夙知之也。”
在今天这样聪明而繁荣的时代,读这样的句子,是让人心里惊恐的,极易想起古已有之或者人心不古一类的古语。万元一瓶的茅台酒喝起来比烧油还快,恐怕一定也超出了老夫子的想象力。日子一天天地过,世道在一天天地变,人心也在一天天地变,许是进化,狼一样地疯长,烧油的景况亦越来越多了,却是集体无意识的。贾平凹氏《西路上》中有句话说,“我一直认为,汽车里有灵魂的,当世上的狼虫虎豹日渐稀少的时候,它们以汽车的形状出世。”
狼在跑,急着进化,想要进化成为恐龙罢。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