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丹凤记游

(2011-02-07 16:36:01)
标签:

贾平凹

丹凤

商州

文化

分类: 且记庐

    去蓝田汤峪,一行人爬了二郎山,下得山来觉得时间尚早,正不知要到哪里去了,忽然就想到家在商洛的同学,发短信过去,电话马上回了过来,说我在国道棣花出口等你们。我们相见,天色已黯淡了下来。同学的爱人老家就在棣花镇贾塬村,正好回家过年,两人领着我们在一条街上转悠,说这就是贾平凹《秦腔》中写的那条清风街,他家就在这条街上。街上已很少有人,住户大多关着大门,从门窗里透射出来的灯光也很是暗淡。整条街都是老式建筑,很陈旧的样子。印象最深的是住户家的门,合页式结构,看起来很畅快,大气里有些谨严;都临街,没有前院。

    清风街口有座古庙,庙门牌匾上有贾平凹题写的“二郎庙”字样,恐为早期作品,不如现今的苍劲。庙内有两座角楼,说一为关帝庙,一为火王殿,并排而立。有夫妇二人守庙,先生不是本地人,很是健谈,在庙前讲解,历史与神话都说得精神。二郎庙为金代建筑,据说是秦桧“割商界予金”,在金大安三年为立标志界而建此庙,砖木结构,熔金汉建筑艺术于一炉,历经五次修葺,到现在古风依然,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晚宿丹凤县城,翌日上午同学陪同登凤冠山。这是一座很奇特的山,毗邻县城,规模不是太大,亦不是太小,于丹凤县城真是恰到好处,登高可鸟瞰县城全貌,看丹江低洄,铁道高速交错盘绕。山体石质,有十二石窟分散布局,多有石雕佛像。同学说,丹凤的来历据说是因为丹江中原来有一种鱼,称丹鱼,这种鱼究竟长的是什么样子,谁也没有见过,只是现在绝迹了,仅留下了传说。凤冠山,本地人谐音称“封官山”,取积极进取之意,因而就常常听说这长那长独自来这里进香参拜的悄悄话了。

    从凤冠山下来,来到县城的另一古迹处船帮会馆,在龙驹寨,清代嘉庆年间由水手和船工集资建起,当时供帮员食宿、聚会、娱乐之用;内有一古建大戏楼,场地开阔,楼上唱戏,台下可容纳上百人;戏楼隔场地正对一庙,称明王殿,牌匾亦为贾平凹所题,殿内供着汉水水神,以祈求神灵保护风平浪静、船行安全。贾氏还为船帮会馆题名,在侧门场地右侧的一方石头上,石头并不大,有半人高。龙驹寨自古是“北通秦晋,南结吴楚”的交通要冲,是丹江航道中水陆换载的著名码头,会馆为当时的船运提供了很大的方便。节气亦还春寒料峭,但馆内参天树木却是郁郁葱葱,很是可叹。春节期间不接待游人,馆内的贾平凹艺术展厅大门紧锁,听说展厅里有贾氏小时候的照片陈列,一行中的一位女士竟顿足叹息,以不能一睹为憾。人真是奇怪的动物。

    丹凤的游历是短暂的,一行人最多的话题要算贾平凹和他的作品了。贾平凹可谓中国文坛的一棵常青树,从二十出头就名满天下,而今年届六旬,却还老当益壮,作品一部接着一部吸引世人的眼球。长篇小说《古炉》在二〇一〇年年底面世,据说新近又有一部七十万字的作品杀青,将在二〇一一年五月与读者见面。贾氏的作品,其题材多来自故乡商州,因为有着很好的生活体验,因而写起来也得心应手;农村题材对他来说,可能更能激发内心深层次的感情源泉,因为虔诚而真诚,因而写出的文字让作者受活且能让读者感动。当然,他的写城市题材的作品《废都》,存在的意义也是不能忽视的,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它的社会学价值是高于文学价值的。不过,我还是最喜欢他的那个散文集子《抱散集》,《商州初录》也是绝佳的文字,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贾平凹是棣花的,丹凤、商州城里到处都是他的题字,他真是成了故乡的一张名片,历史上或者现实中很少见一个活生生的人在自己的故乡能在精神层面和物质层面有这样深刻的影响,尤其是精神层面的影响;在这个人的自我个性张扬,个人崇拜意识淡漠的时代出现这种现象也是值得探讨的,中国人,或者局部的中国社会的人的文化心理真是很耐琢磨。因而,从文学和社会学的层面讲,贾平凹的存在,就是一个异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写春联
后一篇:书事(四六)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