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钟叔河的前后《偶然集》

(2010-11-08 12:37:52)
标签:

钟叔河

范用

周作人

曾国藩

文化

分类: 陈香榭

    二〇〇〇年冬天,钟叔河先生做了件有趣的事情,他把几十本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文艺湘军百家文库·散文方阵·钟叔河卷》的封面进行改换,取名《偶然集》,分送好友,很快就送完了。先生说,它是一本没有书号、没有定价、没有上市、也没有进入国家图书目录的书。

    这本先生称之为“前《偶然集》”的书,实在也有些特别,封面折口上印有先生自撰的文字:“本书为钟叔河一九八〇--一九九九二十年间所作文章的选抄,承好意被列入《文艺湘军百家文库·散文方阵》。而作者本怯于‘投军’,插在‘方阵’中有点怕跟不上队,于是把留着送人的几本书换成了这个封面。取名‘偶然’,是因为写写文章本出偶然,印这一本书更是由于偶然;恰好最末一篇的题目也是《偶然》,所以便叫它《偶然集》。”封底折口上印有一张勘误表,表上一行文字说:“本书因作者未能终校,留有下列错误,乞改正并恕罪。”我想,读了这两段文字,这本“前《偶然集》”的来由是应该清楚了。这则“折口”故事,耿法先生曾在《文汇读书周报·三味书屋》(二〇〇二年九月廿日)栏中有专题文章《钟叔河先生的勘误表》介绍,对钟老先生钦敬有加,笔者读之也深有同感。更为有趣的是,很少出错的《文汇读书周报》,这天也幽默了一回,把文章标题中的“钟叔河”打印成了“钟书河”,让人莫名滋味,顿上心头。

    去年秋天,我有幸淘得《文艺湘军百家文库·散文方阵·钟叔河卷》一册,湖南文艺出版社二〇〇二年四月第一版第二次印刷,印数不明。根据时间判断,应该是先生“前《偶然集》”发行之后出版发行的。这本文字标点让作者痛惜、读者惋惜的书,再次印刷时仍然“维持原错”,也是让人感到奇怪的。

    所谓“后《偶然集》”,是指凤凰出版社(原江苏古籍出版社)二〇〇三年十月第一版出版发行的钟叔河著《偶然集》,为该社“开卷文丛”之一种,内收钟文五十五篇,前《偶然集》里七十七篇文章中重新收入的不到十篇,且都有不同程度的修改。先生说,前《偶然集》因《偶然》而名,这本《偶然集》又收入了《偶然》,故仍以此为名。名同而内容大异的两册《偶然集》,就为读书界添了些佳话、趣话。

    钟叔河先生,一九三一年生人,湖南平江人,现居长沙。系编辑、学者、出版家、散文作家。曾被错划为右派,开除公职;文革中又被判刑十年。平反出狱后,一直供职于出版界,享受国务院特殊贡献津贴。出版界素有“北范(用)南钟(叔河)”之说。先生最初以《走向世界丛书》为读书界所重,后又以《凤凰丛书》享誉出版界,而搜集、整理、出版曾国藩、周作人著作更是功不可没。近年多以散文行世,有《念楼集》、《天窗》、《青灯集》等出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