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我在上海大剧院观看了一场由谭盾创作并指挥的音乐会,主题是回归自然的有机音乐,主奏乐器居然是水和纸。整个演出颇似对“原始自然的祭祀”,乐手和观众跟随着“大巫师谭盾”的引领宛如进入一个魔幻般的奇妙世界(赞助商点评语),真是太令人震撼了!
节目分上下两场,上半场《水乐》(水乐器和交响乐队合奏)。
引子:大自然的眼泪。
I. 神秘的慢板
II. 歌唱的行板
III. 激情的快板
演出开场前舞台上除了交响乐团的全套配置之外,在侧幕边及指挥台的左侧,也就是首席小提琴位置的前面一共放置了四个大玻璃水盆,从观众席看去透明玻璃水盆很像一个巨大的“隐形眼镜”,神秘诡异、带着“弥宗、禅宗色彩”(谭盾语)的音乐稍后就出自这些大水盆中。
谭盾首先向大家介绍了一件形状像不锈钢网子罩着一个热水瓶内胆的,演奏时灌上水边晃动、边用提琴类弓子拉奏的“水乐器”。“水乐器”的声音飘缈虚幻,连续拉奏时仿佛使人产生了时空旋转的幻觉------(现在回想感觉好像在《卧虎藏龙》等多部大片听过这种声音)。
演奏的“水器”中还有我们戏曲舞台上的大锣。平日我只知每天排戏,大锣“仓仓仓”的吵得耳朵疼,原来把锣泡水里无论是敲打还是用硬片刮、拨,配合着上下左右晃动,大锣也能发出不同凡响的美妙而令人眩晕的声音!
除了运用水乐器和大锣等演奏之外,乐手还在大水盆中运用玻璃器皿及打击乐的手法拨、撩、拍打、敲击水面,与交响乐团若断若续“光怪陆离”的伴奏形成了完美组合!
[在《水乐》的演出过程中,高潮迭起,令人窒息的场面频频出现——打击乐乐手将一个水漏沉浸在一个透明大水盆中,进而突然伸展双臂、高高举起水漏,刹那间呈现出一座“小型瀑布”,观众立即起立,为长达20分钟水演奏结尾时这一“点睛之举”报以热烈的欢呼------亚特兰大宪报,2005年3月11日。摘自说明书]
下半场是《纸乐》(为纸乐器和交响乐队而作)。
I. 古老的纸祭
II. 谐谑曲
III. 暴风雨
《纸乐》中几乎包括了所有我们生活中能听到的纸声——抖纸、撕纸、揉纸、敲击悬垂的纸板、抖动大纸夹片、吹吸蜡纸袋,鼓足了再打破、在纸筒上拴个长弹簧来回抖动、用‘马林巴手法’拍打细长纸管、敲纸盒子等等,甚至所有乐手整齐划一地来回翻乐谱——“刷、刷刷”这个平时观众看来毫无意义的动作,在谭盾创造的《纸乐》中也显得那么出人意料、幽默神奇------
唉,可惜我贫乏的语言根本无法形容这场音乐会的特殊魅力,《水乐》和《纸乐》令我的听觉和视觉都得到了完美享受!(由于上海优越的艺术环境使我经常能观摩各类演出,但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并不是很多,今天算一个!!)
另外,我还想说的就是音乐会现场观众的素质确实提高很多,欣赏《水乐》时大剧场内安静极了,连前排一个观众摘眼镜时,两条眼镜腿儿碰了一下,我在后面都听见了。唯一的不足是中国观众有些过于拘谨,激情不敢宣泄,每一篇章演奏完,好像都要等谭盾指挥的“架子”泄劲儿之后,大家才敢使劲地鼓掌-----也许正因为这点导致谭盾觉得观众不太热情、激动,返场时只是鞠躬招手致谢,并没有如我所愿再奏一曲。嘻嘻,我瞎猜的,也许他们从来不返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