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道|转型升级咨询室.区域电网企业对标研究(五):运营能力对标(上)差异分析

(2024-03-30 08:07:11)
标签:

财经

分类: 管理咨询

/中道咨询(微信公众号“合创中道咨询”)

 

电网安全可靠性差异分析

进一步贯彻全员参与、协同高效、持续改善的精益管理理念,从电网安全可靠性、效率效益先进性等要素,对运营能力进行全面对标。

指标维度

名称

 

广西电网

XX供电局

 

安徽电力

XX公司

安全

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评级

生产经营单位达4钻及以上

生产经营单位达4钻及以上

可靠

客户年平均停电时间(小时)

5.22

4.5

服务

第三方客户满意度(%

75

75

经济

全网综合线损率(%

6.12

6.10

 

一、电网安全性差异分析

以下分别从指标对比、体系管理、安全监察、应急管理、安全职责五个方面进行差异分析。

1.指标对比:共19项指标


从以上指标数值对标结果来看,XX电网公司电网事故比广西电网公司XX供电局和国网安徽电力XX公司更多,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比较突出。

2.体系管理(略)

3.安全监察(略)

4.应急管理(略)

5.安全责任(略)

总结:标杆企业经验

安全体系:健全安全生产组织体系,持续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建设,依据目标指标和控制过程动态更新和优化,不断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增强安全生产体系的适宜性、有效性和充分性。

目标管理:安全生产管理坚持生产与安全并重的管理理念,强化目标管理,落实责任制。

风险辨识:提高风险辨识和预控水平,提高风险辨识、风险预控的技能,深入开展致因分析,查找风险存在的根本原因,进而提出有效的、可操作的预控措施,动态开展基准风险和基于问题的风险管理,为风险的智能判别积累实践经验。

安全监察:完善安全监察机制。优化和统一安监系统岗位的设置,理清界面,明确职责,充实人员。将安全监督和安全管理体系有机结合,健全安全生产现场检查和督查工作,建立专职的安全督查队伍,形成安全督查常态机制。

应急机制:建立“统一领导、响应快速;分级负责、保障得力”的突发事件管理机制,以及涵盖应急组织、应急预案、应急保障系统、应急运转机制的应急指挥平台,形成有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体系。

二、电网可靠性差异分析

以下分别从指标对比、可靠性管理、设备管控、计量体系、精细化管理六个方面进行现状和差异分析。

1.指标对比:共12项指标

从以上指标数值对标结果来看,用户平均停电时间方面落后于对标企业。

2.可靠性管理(略)

3.设备管控(略)

4.计量体系(略)

5.精细化管理(略)


总结:

国内先进企业可靠性管理经验,构建了包含目标策略、精细化管理、计量管理、业务执行和基础保障5个部分的供电可靠性管理模式。

目标策略:以提升关键指标表现和降低客户投诉为双轮驱动,运用抓补强的工作方法和供电可靠性管理策划方法,作为提高供电可靠性管理水平的引领。

精细化管理:在目标策略的引领下,综合考虑业务现状和要求,优化组织架构、职责体系、业务流程和制度标准,作为提高供电可靠性管理水平的抓手。

计量管理:建设“四合一”的计量自动化系统。推广自动化抄表技术,建设关口计量、负荷管理、配变监测、低压集抄“四合一”的计量自动化系统,实现计量数据共享和集中应用。

业务执行:覆盖可靠性管理相关的电网规划-电网建设-物资供应-系统运行-设备管理-安全生产-客户服务全业务流程,作为提高供电可靠性管理的着力点。

基础保障:通过营造全员可靠性文化、加强技术创新驱动等举措,夯实可靠性管理的基础,为提升可靠性管理水平提供足够的动力。

效率效益先进性差异分析

以下分别从指标对比、配网管理、输变电管理、运行控制、调度作业五个方面进行现状和差异分析。

差异分析:

1.指标对比(经济效益):分解为9项指标进行对比

2.指标对比(社会效益):分解为4项指标进行对比

从以上指标数值对标结果来看,与广西电网公司XX供电局和安徽电力XX公司相比,XX电网公司总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居于中位,但单位供电成本偏高(外单位购电成本偏高)。

3.配网管理(略)

4.输变电管理(略)

5.运行控制(略)

6.调度作业(略)


详细内容请关注并查看微信公众号“合创中道咨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