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道|转型升级咨询室.区域电网企业对标研究(四):组织能力对标
(2024-03-23 07:16:05)
标签:
财经 |
分类: 管理咨询 |
文/中道咨询(微信公众号“合创中道咨询”)
差异分析
综合考虑行业特点、治理能力、管理基础等因素,对标总部定位、界面切分、业务管控等维度,实现组织能力系统对标。
一、组织管控(略)
二、业务管控(略)
组织能力提升
为确保组织能力得以有效提升,下表对应列出明确提升组织能力的具体措施。
一、构建定位准确、功能明确、责权清晰的管理体系
构建决策科学、定位准确、功能明确、责权清晰、管理顺畅、有效衔接的管理体系。集团公司定位为战略执行中心、资源组织中心、科技创新中心。二级公司定位为生产经营实施中心、安全保障中心、生产要素及资源配置中心、成本自主创新与成果转化中心。
二、构建两层级管控平台
谋划公司、厂两级平台的分布式智能电网:
1.厂层级管控平台:构建分布式智能电网管控系统,实现微网、配网协同优化、经济高效;开发数字化配网和工器具,实现检维修管控智能有效,运行安全。
2.公司层级管控平台:聚合全部“源网荷储”资源,通过对发电和负荷的精准预测,对全网发、输、配、储自动调控,为参与电力市场实时交易和虚拟电厂响应做好支撑。
三、构建公司电力智慧电网研究院
构建公司智慧电网研究院,积极推进信息化和智能电网建设,密切跟踪“大、云、物、移”等新技术发展趋势,围绕直流输电、电力电子技术、信息通信、计算及应用、电工新材料、电力系统电力电子器件及应用、智能感知与量测、能源转化与新型储能等智能电网技术领域,开展基础性、前瞻性、战略性研究和相关支撑服务,为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持续创新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四、构建能源服务新业态
完善综合能源服务组织架构,将综合能源服务延伸、整合至可再生能源、氢能、储能设施及电气化交通等能源设施,结合大数据、物联网等数字化技术,以多能互补联供、分布式梯次利用和智能微网等多种形式展开应用的系统能源供应服务模式。
进一步深化能源体制改革,加快破除不利于综合能源服务产业发展的电、气、热等领域的行业和区域壁垒;深入推进市场化机制改革。
五、管理组织集约化、专业化
基建部门和运行检修部门进行统一管理,实现集约化输变电管理的决策集中于总部。
六、运行管理实现变电站无人值班、检修运行维护一体化
继续推进变电站管理无人值班管理模式,实现全部无人值守。
检修、运行、维护一体化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对人员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
七、高效合理的调度组织架构-调控一体化
系统运行监视与输变电设备监视职责不在同一部门,调度部门不负责设备状态监视,以强化对系统状态的监视水平。
调度部门具备较强的远程遥控操作能力,提高设备操作和故障处理效率;
调度部门与设备管理部门有明确的职责界面和业务流程,保证业务的顺畅流转和多部门的高效协同。
八、高效合理的调度组织架构-配调集约化
通过调度体系功能结构优化调整,发挥集团化运作优势,整合电网运行资源,转变现行电网运行管理层级多、链条长的组织方式,提高协调和管理效率,精简机构人员,降低运营成本。
组织架构变革的同时同步关注业务流程、信息系统的优化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