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11/mw690/001q0eREzy754cwuK3o9a&690
严宏达,1977年出生,幼承家学,好金石书画。先后就读于苏州铁道师范学院、苏州大学艺术学院,获艺术硕士学位。为苏州竹刻名家杨惠义先生弟子。参与编撰《怀袖雅物》(大型苏扇图录)、《周玉菁金石刻竹集》、《清风掇影——扇刻拓片集》。现任苏州园区第五中学美术教师,东吴印社理事,苏州竹刻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雕刻琢磨 我思古人
今年暑期,东吴印社第一届研修班中,同学周晨戏称我为“年轻老人”,周兄此语幽默精准。这个“老”字是指我的好古之心。朋友们眼中的严宏达好藏古物、会刻竹、能琢制晶玉印,俨然回到明朝。
其实,天下事多有机缘巧合,我之所以成为今天的我,与家庭环境、地方风气都有关系。我父亲从医,与吴中金石圈子的老先生都相熟,与张寒月老先生尤其要好,小时候常随我父亲去丁香巷张老家拜访,那时候印章我还不懂,但老先生桌侧的博古柜子里有好多我喜欢的东西。那时候,张老送我一把旧刻刀,说“给小弟弟刻刻白相相”,不曾想就此上了道,后来选择了美术专业,做了美术教师,也分不清工作时间还是业余时间总是沉浸在金石书画中。
苏州是个有古风的地方,总能找到那么些人、那么些地方让人可以“意与古会”。除了张老家以外,文物商店和古旧书店还有乐桥邮电局门口的古玩地摊都是我喜欢的所在。这些地方找来的古钱币、旧图章和图书资料成了我最初的收藏。与古玩行业接触久了,见的东西也多了,总觉得古人比我们会玩,现在人刻印章,为了便于就刀,绝大多数选用青田、寿山一类的石材,但古人晶、玉、牙、角无所不雕,其中不乏印面得法且造型材质精美者。我于是萌生了自己琢制晶玉印的想法。从事玉雕创作的朋友殷建国教我工具材料的使用,自己结合古玉印谱和博物馆的古玉印实物印面效果,居然也逐步摸索出一些门道。不过一旦掌握了技法,就发现技法不是创作成功的关键,玉印要体现它独特的美感,就必须在章法、篆法的选择,线条质感的选择上下功夫,我大学期间的老师陈道义先生在这些方面给与我很多帮助,我们之间的谈话中“爽利”二字是经常谈到的,这也是我目前阶段比较惯用风格。而且“爽利”也是我热爱的竹刻艺术审美取向之一。
然而到了现在我也渐渐自病自知。在刚开始学习篆刻时,父亲也曾带我到周玛和老师当时在丝织厂的办公室讨教篆刻,他一边为我的习作加刀,一边告诫“刻图章要胆大点”。现在想起来,周老师也真厉害,一眼看到我的毛病,二十多年过去了,到现在我刻印依然“胆小”。琢玉、刻竹都带有一定的工艺成分,创作过程中为技法所圉,放不开手脚。现在把自己不太成熟的作品公诸同好,目的也是请大家批评指正。
文/严宏达
http://s10/mw690/001q0eREzy754cKjeOJc9&690
放下自在
http://s9/mw690/001q0eREzy754cKnJl6f8&690
何铭烜印
http://s9/mw690/001q0eREzy754cKqtny38&690
水至鱼行
http://s14/mw690/001q0eREzy754cKt9g1fd&690
图像印
http://s16/mw690/001q0eREzy754cKx5YXaf&690
http://s12/mw690/001q0eREzy754dqRqob1b&690
图像印
http://s11/mw690/001q0eREzy754cKTsRc7a&690
阳子
http://s6/mw690/001q0eREzy754cKY1HD95&690
朱芒芒
http://s8/mw690/001q0eREzy754cKCDcj47&690
王少辉题签
http://s4/mw690/001q0eREzy754cMu1B913&690
http://s8/mw690/001q0eREzy754cMxflt67&690
新华日报链接:http://xh.xhby.net/mp3/pc/c/201609/23/c215247.html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