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与A的一次对话

(2015-05-04 06:40:21)
标签:

情感

杂谈

杂文

朋友A问我,你有没有遇到过这么一种人,我很好奇,关(ba)心(gua)地问:你说说看。

A于是娓娓道来。

“出身贫寒的人大抵有三两种结局,一种是安于现状沿袭祖辈的命运,一种是因为苦难历练坚韧的人格和雨后彩虹般的阳光性格,还有一种就是苦大仇深型。我要说的便是这最后一种。”

“这种人自小便深切体会到命运的残酷,改变命运得渴望比一般人要迫切,这本是奋斗动力的源泉,可是与第二种人不同的是,这源泉从源头上就是污的,他们在还没有体会这世上何物最美最珍贵的时候就把对物质的渴求摆在了人生目标的第一位,他们的的心灵因为欲望过早沧桑。于是他们很早就丧失了感受真善美的能力,因此也丧失了创造真善美的能力。他们往往比一般人更加自负,这不是因为他们能力异于常人,而是长久以来骨子里自卑的外在展现;他们能在短期博取他人的同情,给人一种励志向上的错觉;又因为人际交往中过于明显的功利性,在一段时间以后迅速失去人心;因为这些原因他们很可能成为一个团体最不受欢迎的人,又因为出身原因他们自身有种被大家欺凌的错觉。所以他们天生缺少幽默感,缺乏自嘲的精神,QQ签名、朋友圈状态、微博内容往往都是发一些带着些怨念、自我鼓励的鸡汤,读起来仿佛全世界都似乎对它有所亏欠的委屈感。”

然后A接着说,像我这样心软的人,有时看到这样的人被孤立,又会在心里默默心疼、怜悯。

我身处事外,没心没肺地嘲笑A,你啊,难道不知道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吗?

A叹了叹气,没有接着往下说,话锋一转,谈起了他早年一个同学。

“我在大学的时候,班里有个来自农村女生,她从一入校就同时做好几份兼职,平时穿的衣服一看就很廉价,但她从来不跟我们多说她的困难,直到有一天她妈妈被确诊了癌症,班里同学背着她开了班会大家才知道,全班为她捐了一部分钱,拿到钱的她表现得很不好意思,说不该麻烦同学。然后她的生活变得忙碌起来,各家医院到处跑,医院学校来回跑,检查住院床前陪护,却没见她表露出委屈,年底还是照样拿奖学金。”

说到这里,A的眼睛闪过一丝难过。

“后来她妈妈的癌症扩散到了全身,贫寒的家庭便放弃了昂贵的治疗,她妈妈呆在家里那几天,她开心地邀请我们去她的村子里做假期社会实践,住在她家。尽管有所思想准备,进门的那一刻还是被眼前的景象惊了一下,但大家都没说出口怕伤害她。那时她妈妈已经消瘦了很多,但精神还不错,我们在她家住的那几天,掰玉米,爬房顶,他们一家快乐得让你看不出家里有个寿期有限的癌症晚期病人。但我看到那个老人的身影,心里还会飘过一丝难过。后来我们陪伴她经历了母亲的临终与逝世,那时她极度疲惫憔悴,却极力掩饰着她的悲伤和痛苦。”

A说,这个阳光乐观的女生,从来不用自己的苦难和刻意的讨好去绑架别人,但她身边所有人都被她的精神所感染。她家境并不殷实,家里煎个饺子烙个火烧摘点香椿一定会带几大袋子分给大家吃;她以一己之力热心帮助每一个有求于她的人,从不计算谁会给她回报;但她对别人的帮助却记挂于心,心存感恩。于是她成了最受欢迎的人,这种欢迎不是因为同情,而是平等的人格之间彼此的尊重与钦佩。这是我刚才说的第二种人。

说到这里,A问我,你能明白我的意思吗?

我说,我大概明白了,第三种人企图以小聪明改变命运,第二种人用大智慧成为人生赢家。

A说,你总结得挺好,但我还得补充两句:人从来不会因为外在的缺失而失去尊严,无论是财富、名利都不是尊严的必要条件,货真价实的尊严不是使自己看上去高人一等,也不是寄生在别人的光环下,而是通过自己踏踏实实的努力和对责任的承担来获得。那个女生之所以令人敬佩是因为她对生活的重担举重若轻,也从来不苦大仇深地诉说委屈,然后她赢得了所有人的爱意和尊重。

我对A说,生活把你逼成了一个哲学家。还好,我的身边没有你说的第三种人,所以我永远没有你那么深刻。A鄙视地看着我:能不能不得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