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思潮已退,惟余残贝——海会寺记

(2009-07-16 22:56:58)
标签:

佛教

海会寺

暑假

杂谈

山东大学佛教暑期学校QQ群群号58457532 欢迎加入  

思潮已退,惟余残贝——海会寺记

    经历了报名的跌宕无着,辗转反侧,我终于得到了哲学院陈坚教授的一个短信:那好吧,你真是心坚。就这样,我攥着一张无座火车票,在风扇呼啸的车厢中站立阅读了两个多小时,来到了位于聊城阳谷县的海会寺,这座曾在文革浩劫中罹遭劫难的千年古刹。

    寺庙的住持(监院)仁修师父为人幽默热情,其它各师父也都很和蔼,融入这个寺院并不是难事。朝五起床,晚九熄灯,晨颂暮念,清素斋食,无有不自在。

    借着初到的惊喜,第一天我兴奋地记下了整个行程和心绪的万般细节,又兴奋地给我的佛教启蒙、我的高中好友妙晨居士发了一条短信,她半惊半疑地回复我:你是在打佛七吗?我哪有打佛七的虔诚和意志,不过是贪图一些佛教的智慧罢了。

思潮已退,惟余残贝——海会寺记

    寺院还算大,但不豪华,仁修法师带我们看过了众殿,也进行了详细介绍,我们也有幸听到了一些公案和历史。门口的执金刚神、护法的韦驮菩萨、卧在残殿里的缅甸玉佛像、镇庙的宝贝西域真经……如果不是深入庙门,在那熙熙攘攘的旅游胜地里,怕是只被缠绵的香雾遮住了双眼。我喜欢这清净之地,落满了国槐花。

    思潮已退,惟余残贝——海会寺记

    落雨的日子天气很是清凉,赶走了酷暑之时也规避了闲时晴日来来回回的学生。可它没有赶走我,我专挑雨天离开寮房。我拍遍了寺里的角角落落,花花草草,三番五次地试图寻找法师提到的后院的那只大龟,我喜欢夏雨清风摇响的檐铃,也感怀雨中大雄宝殿门前落了一地的凌霄花。

    除了本寺的住持仁修师、住僧仁宣师仁瑞师仁果师等和尼众们,来到海会寺为我们做讲座和交流的还有东营天宁寺仁续法师(清净法师)普陀山智宗法师杭州灵隐寺隆裕法师,讲座很精彩,从佛法深处探求生命真理,我端着一个大本子轰轰烈烈地做了很多笔记,本想在这篇记文中做一个思想总结,但直到思想沉入身体的时候,才发现,思想没法总结。

思潮已退,惟余残贝——海会寺记

    我把大部分有清醒意识的时间花在了寮房以外的地方,比如大佛堂,早课晚课经唱的调子我已基本学会,除了梵文真言的音译,其他的内容亦能跟着唱和。那个大大的佛堂,我曾经双手合十绕步走了多少圈,念了多少句阿弥陀佛,打了多少妄想;我曾在各法师的场场讲座中或茅塞顿开,或泪浸双目,或生同情同感;我曾在那里托着手心的烛灯从隆裕法师手中接过火苗又点亮了身后那盏,我曾在那大大的“佛”字中放下两点光明,在明亮的心灯和肃穆的唱念中思维即将离开的的伤感;我曾在那里抱着结缘赠送的书籍翻看,又放下书跑出去拍摄枝上蝉蜕的遗壳;我在那里闭目禅坐的时候,是怎样苦苦遏制抵不住的的意识洪流、贪嗔痴慢;我在那里怀着怎样憧憬而崇敬的心情等待一睹方丈能阐大和尚圆寂留下的舍利…… 

思潮已退,惟余残贝——海会寺记

    我出出进进六和园,在阿兰若门前探头探脑,毫无方向感地寻找伽蓝,欢喜地撞见解脱,蹲在一片叶子前拍摄般若,隔着合欢的花叶构图莲步,举着雨伞观望六和之义,在伞缘滴落的泥水中拍下了南无妙色身如来,在庭院的大皂角树下拾了一个皂角,在后院的植物丛里留意让人心动的小花,无意瞥见叶下熟睡的南瓜,在晚睡打板之前欣赏撞钟击鼓与清声经唱……

思潮已退,惟余残贝——海会寺记

    仁修师父给我带上黄玉如意坠后,我们在庙中就只剩下半天时光了。我们用过最后一次斋,游过姜堤乐园,在东昌湖开过放生法会,看着那些奄奄一息的鱼儿在水中渐渐找到呼吸,翻腾一下便潜入水中,我们在最后的唱念中结束了海会寺之行。

    直到现在,我还留恋那些日子里的生活。它并不安逸,却宁静;并不劳碌,却充实。七日时光,每每让我在回味之时品尝到智慧与宁静的清淡滋味。蒲团上的盘腿而坐、心注一处,晨钟暮鼓的清凉洗涤,荡掉了心中无数的杂念愚痴,激响了悠长宛妙的梵呗。

思潮已退,惟余残贝——海会寺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短歌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