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的“女权主义”进化史

(2008-03-14 20:15:37)
标签:

家庭

女权

女权主义

杂谈

    前言:不是童言,很难无忌。现在的这篇文章已如删减版的电影《色戒》一般残破。造成这种尴尬的不是某个人、某些人,而是中国人含蓄的民族本性,是老祖宗一条条的千年遗训,是整个社会默认的条条框框,是文化与规矩制成的大刀与锁链。锁了我的笔,砍了我的吐言,我不想说“我抗议”,因为我知道,所有抗议都是无效,都是白搭。李安都拗不过,更何况我。就让我心依旧吧!
    因高中时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时说了一句“分餐就是分权”,我被语文老师当场定义为“小女权主义者”。当时觉得有点冤,因为我只不过是随口引用了吴稼祥《一杯沧海》里的一句话。但后来想想,自己可能真的有点女权。想我以前的语文课上,但凡老师提起“男尊女卑”、“女子无才便是德”等等中国独特的传统文化现象,尽管他旨在介绍知识,而非宣扬某些理念,我亦是意难平,于是翻白眼、嘴里咝咝地出气或是不屑的把脸转向一边都成了我那些特定情景下的主打动作。我以为自己做得相当隐秘,老师不会注意到,说我是“小女权主义者”,我宁愿相信是个随口一说的巧合。

    我之所以如此女权,是因为我曾经被剥夺了女性的人权,也目睹了别的女性人权遭到践踏的场面。我的出生,带给祖父和祖母的是无尽的失望以及随之而来的不满与愤怒。(删减部分)

    后来我被送到了外婆那里,那时她已经被确诊为白血病。

   (删减部分)我一直以为,上天赋予男性强大的身体力量,决不是让他们去对弱者施以暴力的。

    每当我在记忆里拾起这些碎片时,一片一片都是不可言说的苦涩。

    后来,在一些文学作品里读到农村的男人打女人,或是女孩为哥哥或弟弟被迫放弃学业的情节时,我总是难以忍受周身的不爽。为何女人就是唯命是从的命?为何在机会稀缺的的情况下,女性为男性牺牲自己就成了理所当然的社会性群体性的惯性?

    我又不承认我有女权主义,至少我没有任何的矫枉过正的激烈行为。女权本不应该成为一种独立化的人权,男人女人的权利本同属于人权。但因为文化、因为女性特殊的生理特点、因为女性在体力上的弱势、因为许许多多纠缠在一起的原因,女性的权利要得到保障,我们必须强调女性权利,而强调,本身就是一种针对性的着力,一种特殊的关怀。

    女权,是一个很复杂很深刻的话题。而我,一个刚刚步入大学的学生,在这个话题的研究上并没有太多的理论实力、经验势力以及实践实力。对历史,对文化,对制度,对人性,对一系列这个话题所牵扯到的领域我都不具备足够的知识储备和思想储备。如果哪一天我真的成了一个女权主义者,那可真是我的造化。

点击即加入山东大学校友博客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