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刘义庆:想当主编不愿袭王爵

(2016-07-27 11:09:02)
标签:

杂谈

文史

畅销书

刘义庆

 #历史上的那些骚客们#(22)

          刘义庆很郁闷。本来应该去当《故事会》的主编,却偏偏世袭了一个王爵。临川王刘义庆不务正业,却留下了一个“性简素,寡嗜欲”的好名声。俺很郁闷,如果高级干部都放下手头的正经工作不干,成天张罗着编书,文学的春天能够来得更早一些吗?感谢刘义庆,一部《世说新语》为我们留下多少脍炙人口的经典故事。

http://s5/mw690/001pZUCEzy73zKcQYjG54&690
       一个王二代,果真对政治经济不敢兴趣,真心热爱文化事业吗?俺却不信。无情最是帝王家,刘义庆的所为无非避祸而已。正如鲁迅所言:“这种清谈本从汉之清议而来。汉末政治黑暗,一般名士议论政事 ,其初在社会上很有势力,后来遭执政者之嫉视,渐渐被害,如孔融、祢衡等都被曹操设法害死,所以到了晋代底名士,就不敢再议论政事,而一变为专谈玄理;清议而不谈政事,这就成了所谓清谈了。但这种清谈的名士,当时在社会上仍旧很有势力,若不能玄谈的,好似不够名士底资格;而《世说》这部书,差 不多就可看做一部名士底教科书。” 岂止是一部教科书,一部《世说新语》分德行、言语、政事、文 学、方正、雅量、识鉴、赏誉等36门,今天的我们因为这部古老的小说才能了解到东汉末年至晋代士大夫清高放诞的言谈逸事。

        用算命先生式的语言来表述,刘义庆的命真好。人家命好,不止好在含着金钥匙出生。刘义庆是南朝宋武帝刘裕的侄子,长沙景王刘道怜的次子。本来在封建宗法社会里,一个“次子”一出生就顶到天花板了,可喜的是他的叔父临川王刘道规没有儿子,就把刘义庆过继了去。刘义庆喜滋滋地说了一句广告语: 一切都有可能。刘义庆并不是那种躺在树下等着黄绵杏跌钵子的人,可到底是什么因素让他在建功立业的道路上猛回头了呢?他是否有望做刘宋王朝的接班人?想来很有可能。刘裕曾经这般夸奖刘义庆:“此我家之丰城也。”说起来刘义庆也是个童工干部,参加革命工作只比这几天网上疯传的两个14岁就参加工作的干部大1岁。从15岁任职开始,因为得到了一把手刘裕的赏识提拔很快,开始的时候没有能力处理军政大事,就让他分管文教工作,据说还兼任着国家图书馆的馆长。

        令人羡慕、嫉妒、恨的是,刘义庆这家伙挂着职务吃空饷好多年却无人在微博上曝光。谁让天下是人家刘家的呢?所幸刘义庆还对得起伯父刘裕,在国家图书馆馆长任上没有蹉跎岁月、浪费青春。套用一句韩寒的话说,就是看了好多书。刘义庆不只是喜欢读书,他还亲自跟着伯父刘裕攻打长安。有了军功,提拔使用就名正言顺了。刘义庆一路破格使用,很快就从东晋朝廷的辅国将军升到北青州刺史,徙都督豫州诸军事、豫州刺史。17岁,花季还是雨季?俺还在读高中,刘义庆就升任尚书左仆射(相当于副宰相)。这样的官场奇迹一直延续到南朝宋建立之后。作为皇族,刘义庆以临川王身份历任侍中、中书令,可做一名直升飞机式的高官让刘义庆胆战心惊。特别是伯父刘裕首开篡杀之风,使得宗室间互相残杀,刘义庆不得不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29岁那年,刘义庆辞去了左仆射一职,请求到地方去工作。 

       从30岁开始的8年间,刘义庆主政荆州。8年,不算长也不算短。对于刘义庆的人生经历而言,实在乏善可陈。刘义庆很烦闷,他想换个地方任职。很快如愿以偿,在接下来的4年里刘义庆担任过江州刺史与南兖州刺史,最后回到了京城。从38岁那年开始,刘义庆开始编撰《世说新语》,终于做了一件正经事情。下面就让俺学着刘义庆的样子,给大家讲几个《世说新语》里的小故事:

       首先,俺讲一个男版“东施效颦”的故事。大家知道,形容一个男人貌美,总是说貌若潘安。潘安这家伙粉丝很多,走到街上总会被很多女子围住不放行。左思先生很羡慕,总想有一天也被很多女人围住。 直到有一天,相貌丑陋的左思终于写出了《三都赋》,一时间洛阳纸贵。左思很得意,学着潘安的样子在街上走,想不到被一群女子围上来一顿乱唾。俺很为左思不平,仔仔有什么?不就是个电演演员,就是天王老子还值得女粉丝的亲爹卖肾?

        还有一个故事最能体现魏晋风骨。故事说王粲王仲宣死了,曹丕领了一帮朋友去吊念。该怎样表达哀思呢?不寻常的人就要用不寻常的方法。既然王粲喜欢驴叫,大家就学几声驴鸣吧。《世说新语?伤逝》里这样说,王仲宣好驴鸣。既葬,文帝临其丧,顾与同游曰:“王好驴鸣,可各作一声以送之。”赴客皆一作驴鸣。

       还有一个魏文帝曹丕他爹曹操的故事,《世说新语?容止》说,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使崔季珪代,帝自捉刀立床头。既毕,令间谍问曰:“魏王何如?”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 ,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魏武闻之,追杀此使。看起来匈奴使臣比那些围着唾大才子左思的女子们有见识得多。

       俺很奇怪,刘义庆究竟经历过怎样的人生,竟写出了不少这样令人惊诧的故事。有一个《肝肠寸断》的故事,原文是这样的:桓公入蜀,至三峡中,部伍中有得猿子者。其母缘岸哀号,行百余里不去,遂跳上船,至便即绝。破视其腹中,肠皆寸寸断。公闻之,怒,命黜其人。”想不到弄谶成真,悲剧应在了刘义庆的儿孙身上。

       41岁那年,刘义庆病了。许是编撰《世说新语》耗尽了心血?回京养病不久,刘义庆病逝了。阖眼的那一刻,刘义庆庆幸自己总算死在了枕头上。可他的儿孙没有遗传他避祸的智慧,长子刘烨嗣封为临川王 ,官至通直郎,被太子刘邵杀害。刘烨生子刘绰,字子流,承嗣为临川王,官至步兵校尉,顺帝末年因谋反被杀,临川王国也被废除。倘若泉下有知,刘义庆岂不肝肠寸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