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我市绿豆大的事儿
绿豆虽小,可一头连着农民的收入,一头连着市民的餐桌,这就成了大事。
绿豆价格上涨过快,着急的不只是市民。记者了解到,由于成本增加,销售不旺,一些杂粮生产厂家今年的日子不好过。这样的企业,希望绿豆市场能够平稳,不要大起大落。
据了解,在中央政府严厉打击农产品炒作的政策出台不到一周的时候,一度扶摇直上的绿豆价格就有了回落的趋势。从农业部的查询系统上可以看到,在国内一些城市的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绿豆价格跌了2成以上。但在呼和浩特市,绿豆价格还没有明显的下降。
记者在北京华联超市了解到,目前散装绿豆卖到每500克9.9元,袋装绿豆每400克售价14.20元。据记者察看,两者的质量差别较大。在兴安南路美特好超市,散装绿豆卖到每500克13元,袋装绿豆每400克售价13.5元。两种不同包装的绿豆质量差别不大。两家超市出售的袋装绿豆标明的产地都是赤峰市,并不是产自我市。据了解,在我市市场上出售的散装绿豆大多产自本地,有一种礼品盒装的绿豆也是地产货。但由于产量有限,定价权并不掌握在本地农民手里,甚至本地绿豆经销商也只是跟风涨价。
这次全国大范围的绿豆价格过度波动,原因是多方面的。主产区受不利气候影响而减产是一个因素,调查显示:去年内蒙古、东北地区等绿豆主产区减产比较明显,部分受旱情影响严重的地区,减产幅度接近70%。也有绿豆的药用价值被人为地夸大,加剧了供求关系紧张的因素。据部分商户介绍,今年的绿豆价格大涨跟逐年减产也有因果关系。现在很多产地的农民都不愿种植绿豆,绿豆种植是手工劳作,费人费力,比较效益不高。在我市,由于乳业的快速发展,多数农民在土壤、水利条件比教好的耕地上种植玉米,作为奶牛的饲料。
比较效益不只体现在绿豆和玉米上。在和林格尔县城关镇前大弯行政村,农民董四锁算了一笔帐:当地绿豆亩产只有200市斤左右,按去年的售价每市斤3元计算,1亩地毛收入600元,除去种子等生产资料成本(不计算人工),1亩地只收入400元。如果种植马铃薯,当地亩产大约3000市斤。按去年的平均售价每市斤0.5元计算,1亩地毛收入1500元,除去成本(不计算人工),1亩地收入1000元。同样的1亩地,种植绿豆和种植马铃薯相比少收入600元,农民会怎么选择,不言自明。
在我市,农民往往选择土壤、水肥条件比较差的土地种植绿豆,绿豆因此成了山丘区旱作农业的主要作物。可就是和同为旱地农作物的其它小杂粮相比,绿豆同样不具有比较优势。在清水河县红河镇二道河子村,记者遇到一位正在补种麻籽的老妇人。据这位老妇人介绍,麻籽与绿豆的产量与价格相当,但种植麻籽比较省工,像她这样儿女都在城里打工的留守老人们,都想种植省事的农作物。
业内人士认为,绿豆价格上涨原因是多方面的,供求关系失恒不能忽视。考虑到供求关系,适度涨价对鼓励农民种植绿豆具有积极意义。和林格尔县城关镇前大弯行政村小骆驼自然村负责人汪虎子告诉记者,受绿豆价格上涨的影响,今年全村绿豆的种植面积从去年的100亩增加到了150亩。虽然增加的种植面积并不大,农民表现出的是一种谨慎的乐观,但种植面积增加就意味着产量的增加,这对平抑绿豆价格来讲意义很大。据了解,十多年以来,农民出售绿豆的价格始终在每市斤3元左右徘徊。这样的价格,挫伤了农民的种植积极性。对于今年秋后的预期,农民希望维持在每市斤5元以上。事实上,绿豆的收购价格维持在每市斤6元,才能与种植马铃薯的收入大致相当。
在我市,存在着轻种小杂粮的困局。我们希望通过农业科研部门的努力,提高包括绿豆在内的小杂粮的单产,让农民从产量的增加上获得一部分收益,而不是单纯期待价格上涨。目前,绿豆等小杂粮在我市的种植规模小、产量低,单位生产成本较高,是不争的事实。产业化水平低,是绿豆价格过快上涨的深层次原因。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