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流水.记账 |
例字 |
莒县音 |
普通话音 |
竹 |
t倁 |
t倁 |
猪 |
tθu |
|
初 |
t偂痷 |
t偂痷 |
出 |
tθ’u |
|
梳 |
倁 |
倁 |
书 |
θu |
以上是莒县方言声母系统与普通话声母之间的差异,可见其间虽然有差别,但并不是很大,而且对应规律非常整齐,掌握起来不难。特别值得引起注意的是普通话中的[怾声母在莒县方言中辅音化,许多在普通话中读辅音[怾的字,在莒县方言中许多都变成了零声母字。因此,莒县人在学习普通话的声母时,要多练[怾声母的字,注重[t偂偂]这组声母在莒县方言中的分化。
二、韵母系统
莒县方言中共有37个基本韵母。下表是莒县方言中韵母的国际音标(38个)同普通话中韵母的拼音方案(37个)的对照,后附带莒县方言和普通话对例字的标音对照。[7](p9-11)如表:
国际音标 |
拼音方案 |
例字 |
莒县音 |
普通话音 |
|
-i |
子 |
ts |
ts |
?/P> |
i- |
知 |
t倕 |
t倕 |
d{ |
er |
耳 |
d{ |
d{ |
i |
i |
集 |
tUi |
tUi |
u |
u |
土 |
t’u |
t’u |
y |
ü |
居 |
tUy |
tUy |
a |
a |
大 |
ta |
ta |
ia |
ia |
家 |
tUia |
tUia |
ua |
ua |
花 |
xua |
xua |
o |
o |
坡 |
p’o |
p’o |
d |
e |
渴 |
k’a |
k’d |
uo |
uo |
多 |
tuo |
tuo |
ie |
ie |
截 |
tUie |
tUie |
ye |
eü |
月 |
ye |
ye |
ai |
ai |
代 |
tai |
tai |
iai |
- |
街 |
tUiai |
tUie |
uai |
uai |
歪 |
uai |
uai |
ei |
ei |
培 |
p’ei |
p’ei |
uei |
uei |
对 |
tuei |
tuei |
au |
ao |
刀 |
tau |
tau |
iau |
iao |
鸟 |
niau |
niau |
ou |
ou |
楼 |
lou |
lou |
iou |
iou |
留 |
liou |
liou |
an |
an |
旦 |
tan |
tan |
ian |
ian |
天 |
t’ian |
t’ian |
uan |
uan |
短 |
tuan |
tuan |
yan |
üɑn |
娟 |
tUyan |
tUyan |
Yn |
en |
奔 |
pYn |
pYn |
in |
in |
因 |
in |
in |
un |
uen |
敦 |
tun |
tun |
yn |
ün |
群 |
tU’yn |
tU’yn |
ɑK |
ang |
当 |
tɑK |
tɑK |
iaK |
iang |
娘 |
niaK |
niaK |
uɑK |
uang |
庄 |
t倁ɑK |
t倁ɑK |
YK |
eng |
登 |
tYK |
tYK |
iK |
ing |
定 |
tiK |
tiK |
uK |
ong |
翁 |
uK |
uK |
yK |
iong |
雍 |
yK |
yK |
由以上对比可见,莒县方言中的韵母与普通话中的韵母大致是一一对应的,个别韵母间有差异,与普通话相比莒县方言中的韵母主要有以下三个特征:
(一)莒县方言比普通话多一个韵母“iai”,而普通话中将这一韵母归并于“ie”。如:在莒县方言中“街”字读[tUiai],而“截”字读[tUie],但在普通话中这两个字是同一个读音的,都读[tUie]。
(二)韵母d在莒县方言中变化丰富。大致有三种情况:
1.[d]韵母与声母[t偂偂]相拼时与普通话发音相同。如表:
与[d]相拼的声母 |
例字 |
莒县方言 |
普通话 |
t?/P> |
这 |
t俤 |
t俤 |
t偂?/P> |
车 |
t偂痙 |
t偂痙 |
?/P> |
射 |
俤 |
俤 |
2.[d]韵母与声母[t、t’、ts、ts’、s]相拼时[d]发音变成[ei],同时声母[ts、ts’、s]作相应的调整,变成[t偂偂]。如表:
与[d]相拼的声母 |
例字 |
莒县方言 |
普通话 |
t |
德 |
tei |
td |
t’ |
特 |
t’ei |
t’d |
ts |
责 |
t俥i |
tsd |
ts’ |
册 |
t偂痚i |
ts’d |
s |
色 |
俥i |
sd |
3. [d]韵母与声母[k、k’、x]相拼时变成[a]音。如表:
与[d]相拼的声母 |
例字 |
莒县方言 |
普通话 |
k |
葛 |
ka |
kd |
k’ |
渴 |
k’a |
k’d |
x |
喝 |
xa |
xd |
(三)莒县方言内部的差异。
上列莒县方言的韵母系统是占人口较多的莒中方言的韵母系统。实际上,莒县地域比较大,莒县方言内部又可分为不同的区域,不同的区域之间韵母系统当然基本一致,但并不是毫无差异的。我们可以把莒县方言分为三个小方言区即:莒北方言区、莒中方言区和莒南方言区。如图所示:
?/P>
莒县城关即莒中区的[uK]韵,莒北区读[YK]。如:“中”字莒中区读[t倁K],莒北区则读[t俌K];“通”字莒中区读[t’uK],莒北区则读[t’YK];“红”字莒中区读[xuK],莒北区则读[xYK]。莒中区和莒南区区别在于:莒中区的[ud]韵,莒南区读[d]。如:“锅”字莒中区读[kuo],莒南区则读[kd];“果”字莒中区读[kuo],莒南区则读[kd];“过”字莒中区读[kuo],莒南区则读[kd]。[8](p3-4)
莒县方言韵母系统内部之所以有差异,是因为莒县所处地理位置复杂,周围与之搭界的县区众多,各地区之间人的交往频繁,方言之间相互影响。但是,由于这些差异在区间方言中的对应关系非常有规律,易于掌握,因此对普通话的学习影响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