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给教育自由,还是给教育花衣?

(2010-12-06 19:45:56)
标签:

杂谈

分类: 教育时评

    又要进行教育改革了,然而,作为看客,似乎早就对改革有了审美疲劳了!因为,近年来,教育改革的花样越来越多,甚至连让现代人重操乌龟壳做甲骨文的想法都有了。然而,整了几年,教育还是老样子:老师很累、学生很累,到最后,却是学了很多没有用的知识。越是精英,生活也便越加疲劳。学习给人制造了许多无谓的精神压力,相对而言,所学的知识却是寥寥。

    中国教育怎么了?现代化的工具越来越普及、电脑、白板、实物投影仪等等很多先进的“科学化武器”让人越来越让人脱离原始教育的简单。花样百出的授课方式、授课模式层出不穷,期间的科研成果不断推出,然而,为什么只会让人感到累,而没有成效呢?

    回忆,最朴素时期的教育,没有书籍,目的只是教育人们如何狩猎、如何去根据生活中的节气来及时耕种,后来,有了文字、有了礼乐,然而,不管怎么说,原始的教育没有花哨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思想,却也能够教育人们简简单单的生活与耕种。内容,也是贴近生活的。

    现代化教育成果如何?设备越来越先进,教育也就越来越脱离生活实际,教育的内容也不再是简单的实用知识。演的花俏的优质课,听的、看的津津有味,可是,细细回味教了些什么给孩子呀?无非是演戏,回答一些问题,受着虚荣、权威成分的鼓噪,整个空虚的戏演也被吹捧的煞有介事。

    教育应该教啥?感觉教育最不该脱离的至少有两点儿:一是人文,而是自然。所谓人文的成分,教育必须关注人的成分,关注下接受教育的对象到底喜欢些什么?需要怎么去引导、去开发。然而,当代教育走了理想化的路子,投入在了知识的框架中。那些知识真的就是科学的吗?姑且不说其中有很多造假的成分,单单举语文教学的例子来说,为什么前几年王蒙等国内很出色作家们参加初中段的语文考试却只是考个及格呢?难道他们算不得国内出类拔萃的学者吗?都说汉语很难学,真的吗?还是人为地加了很多困难的成分呢?过度注重书本框架式的知识,就会忽视了知识本身是否实用,是否被学生欢迎?我们的思想方向是,如何让学生学好选定的知识,而不是如何选择学生喜欢的知识。这个出发点,使得课堂上的启发、诱导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成为空洞的演戏。更使得以人为本的教育变得空洞得很!

    其二,是自然的成分。我们必须认清,与书本、与现代化教学设备虚构起来的教学设施比较,自然才是一个最生动、丰富多彩的舞台。也只有自然,才蕴含着许多最丰富的知识,自然,是科学之母,也是科学的最初源泉。而今,把孩子们统统的束缚在教材和人为的教育环境里,脱离了最初的自然环境,真的可以吗?没有自然教育的熏陶,任何生命只怕都会渐渐枯竭、失去想象与探索能力。

    可是,当代教育固执的执迷于教学环境的改善,恰恰忽视了最根本的自然、人文成分。其中的利用改革吸纳资金、改善教学环境过程中进行经济腐败不说,真的把人包装在现代教学手段中是改善教育现状的根本吗?

    感觉,当代教育最缺乏的是思想、是老师和学生的自由,给学生一个广阔的阅读空间和求知的自然环境,而非用华丽的现代化教学工具包装一具没有多少生气、思索空间的空洞的机械教学环境!试问:若要真正倡导教育改革,我们应该给教育自由,还是继续给教育穿花衣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