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谈读书、兴趣、人生
炎炎夏日,整天被高温包裹,灵魂时不时受欲望冲动左右,尝试飞出体内。可能,这是所有年轻人都要遭受的煎熬吧!知了在树上尽情的聒噪,没有一丝风的时刻,它们便是夏天的主旋律,除了它们,几乎很少有别的生物会去喜欢夏日的那阵炎热。
今年夏天,去了趟烟台,到了次济南,而后在蓬莱小聚了一次,想着去长岛,却终又心疼起了包里的“马内”。姑且忍着吧,一次性把身边的地方都跑遍了,以后还会做什么呢?
假期的时间是很难忍受的,比较幸运,我学会了打发无聊的时光,不至于产生许多心理上的不良幻想。没有焦虑、没有恐惧、更没有受到其他不良情绪的挤压。
简短的旅游之外的时间,就是泡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儿里了。他们常说:“判断一个人有什么样的作为,看他结交些什么样子的朋友。”。这样,我的所有剩下时间便全盘托付给了各类名人名著,希望着,有朝一日,咱也可以脱掉农家娃的外衣,有丑小鸭变成个名人。在很小的时候,乡下的活动也少,夏天,我就常常背着父母到外面摸鱼、粘知了(之所以要背着父母,是因为夏天的事故还是比较多的,常常会听说哪家的小孩不小心掉井里了,又有哪家的孩子被洪水冲走)。然而,冬天就要闷在家里了,所以,我坦然,在很小的时候,我就学会了跟成人下象棋,还有赌钱。但,我只跟成人们赌,而且常常是亲人,那样,在输掉几毛钱后还可以哭着要回来,当然了,在于别的成人赌的时候我运气出奇的溜,很少有输掉的时候。
其实,我是很喜欢读书的,已经不十分清楚自己是受什么启蒙的了。小时候对书籍就有着特殊的迷恋,然而,那时的乡下很少见到那个东东,商店里无非是些瓜子、汽水之类的小零食,杂七杂八的吃点也没有现在丰富,至于孩子们的小人书,简直没有!很清楚的记得,在小学二年级那年冬天,实在忍受不了心里的想法了,便熊着母亲,骑着自行车带着自己到离家三十公里外的另一个乡镇小店里买回了两三本小人书,书名已经忘却,有一本是《海灯法师》。在贪婪的读过几遍后,终不觉为伙伴们得知,也便不知道借给了谁,一去不复返了。
以后的时光,几乎是清一色的枯燥,都是学校里学习的课文,那些头疼的段落分析、段意选择占据了我的所有兴趣,书籍带给我的多数就是难辨是非的烦恼了,乐趣却是寥寥。
还好,从进入普通师范后,就自由了许多,而且,在城市里,选择书籍的空间就大了许多。很感激父母,因为,再读师范的时候,家里经济处于极度困难时期,当时被一个垮掉的大户拖欠了一批养鸡的本钱还有利钱,父母几年的辛劳付诸东流。然而,尽管在很拮据的情况下,父母又借着钱为哥哥和我在乡下建起了两座很像样的新房。同时,又要为我支付虽不算贵,却也不少的学费还有花销了。
由于是统招,所以每月可以享受国家五十元的生活补贴,然而,父母仍怕我出门在外亏着自己,便每月给我三百元的生活费。本来,同龄人都在忙着逛街、谈对象了,也有着不少思想古板一些的在极力反对着那些“早恋”行为,在不少人的认识里,还有着很深的传统思想,心中多少都有些不切实际的“宏图大志”。当然了,许多人的“宏图大志”都在以后的动荡岁月里磨平了,也被现实的经济、生活压力侵吞了不少。
我是受着鬼使神差的了,因为,那段时间我的全部兴趣和热情都被书籍吸引了。以至于到毕业了,有不少女孩子在表达自己的爱恋的时候,我却笨嘴拙舌的不知道该如何答复,也就得罪了不少http://cnc.qzs.qq.com/qzone/em/e140.gif。还好,在同学会上,许多过去的往事没有被追究。
我是一个十足的书虫,在校时的三百元钱,有一半是被投入到生活饮食中去的,更多的,被投入到了书籍里。在校时,有个奇怪的体重变化规律,直到毕业我也没能摆脱掉:从家里回校时,体重在一百六左右,可是,回校后一个周,便减少到一百四多点儿,我的骨骼属于粗壮型的,那点儿重量只能是骨骼突出了。等放假回家后,一个周,我的体重就可以重新回复到一百六了。当然,原因也不全是学校的食堂水平不好,也有一定的成分与自己的兴趣爱好有关,还有就是在校时每天都坚持不小于一万米的跑步习惯。我左右不了自己的兴趣,几乎全身心的都投入到了阅读里,好啊、赖啊的思想、人生观、价值观接受了一大堆,家里的原本贫乏了的书籍领地也渐渐开始丰富了起来。
在校读书的时光,从学校安排的那些简单的课程里真正接触到的吸引人的成分并不多,因为直到毕业我的学习成绩都几乎是末流,有很多都是老师们“照顾”着才考试及格的,倒是业余的阅读渐渐给我撑开了一个很开阔的思想天地。所以,当今天我能够很熟练的阅读各类名人书籍,近距离接触他们的思想时,我很感激曾经那段很艰涩,而又不容易的读书时光,读书拓宽了人生的思想,也就让生活的道路渐渐变得开阔许多。
很遗憾,直到目前,我们的教育还很不懂得如何去尊重个体的思想自由,一直迷恋着各类试题、分析。更有不少的教育领导们,科学健康的教育思想认识几乎为零,每一天、每一年只是麻木而没有自己的主见的准备一些荒诞的材料,作秀迎接检查。对于教师们吃得苦,我是很体谅的,而对于学生们,我有更多的可怜。因为,在同他们那样大小的时候,感觉那时的应试还没有今天这样更“被强制”的。至少,从小到大,不管自己考多少分,父母从来不会去追究些什么,一切完全自由。
今天,在炎炎的夏日,对于我来说,已经度过了焦躁和冲动的年龄,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儿里。虽然已经学会了克制自己买书的欲望,然而,每年仍会很不自觉的拿出一笔花销购买自己喜欢的书籍,在这个一亩三分地儿里,我可以完全自由的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塑造自己的兴趣、追求自己的人生价值。
当我看到很多我的同龄人已经在生活中失去了个人的信仰,把生命埋没在物欲的世界里时,我是很同情的。同时,也会很感激,自己精心构造好的书籍和精神天地,让自己享受足了平静与淡泊的追求知识、享受人生的快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