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千万别做文化名人!

(2009-09-30 20:51:00)
标签:

杂谈

分类: 教育时评
    西方一个盲诗人荷马,生前落魄街头,乞讨、讲故事为生。谁知,这样一个人死后,却被几个国家挣着、抢着要出生权!奶奶的,这些国家有一个在生前好好照顾老荷马也好,咱今天就可以多读几部《荷马史诗》了!那些不争气的国家只会在人家死后争夺虚名!


  无独有偶,孔老夫子沉睡好多年后,今天又被拿出来炒作!先是个别学校开学时,让无知的孩子穿一些滑稽的清朝服装出来诵经、作秀,美其名曰尊孔!组织者真有孔子那份心性,就不会打扰孔老先生的安息了!如此折腾,不是扰民吗?——人死了都不让人安省!


  这样一部活生生的大型古装喜剧在生活中上演为什么?


  无非是说明了这个时代,我们自己的思想文化已经完全窒息,需要从古代拿出一些陈旧的东西出来卖卖了!本来嘛,闲着容易滋生安逸之心的!


  不是吗?孔子思想在封建社会试行两千多年,不是在明清时代走上绝路了吗?这种没落的思想今天被搬出来着实有趣!更有甚者,美其名曰:《孔子思想将照亮世界? “孔子热”延及全球》。怎么说呢?外国人没有接触过那个东东,咱们装装样子、作作秀,忽悠一下就行了。把钱装在腰包里,让不懂糟粕的老外们也用两千年的孔子思想,待他们把自己逼上绝路,钱也花出好几个时代了!他们何从追溯?


  对于自己人,咱们还是不要用那种思想折腾他们了!再制造那么些个摇头晃脑读死书的腐儒在街头读书,国家农业、科技、国防、军事可怎么发展呀?


  怎么说呢?如果老外真的喜欢,倒不妨礼尚往来,把孔子思想过度给他们,咱把人家的思想自由拿过来玩玩也好!


  只是看到上面例子,让咱心有戚戚:将来千万别做文化名人,活着时窝窝囊囊,死了都要被人家拿着吵来吵去不得安宁!有这么些徒子徒孙顶个啥?还不如活着时好好孝顺咱一下呢!


  附:孔子思想的几点狭隘性:


  1、宣扬精神教化却浮于表面,忽略深层次的精神震撼和挖掘。打个简单的比方:他不能有效教人如何面对精神的空虚。所以,从封建社会的书生来看,孔子教化的弟子多数只是表面上的富足,实则精神空虚得很!


  2、宣扬善的一面,忽视丑恶的一面!“金玉其表,败絮其中!”,也就是说只有华而不实的外表,没有美丽的心灵!这种精神教化效果,类似于掩耳盗铃!


  3、整个教化操作过程简单而粗暴,纯属个人武断认识!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生活经历,一个人的思想性格形成是一个动的过程,孔子思想则是一个静态的、固定不变的程式,这样的思想教化无非是庸人自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