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文艺的时代性

(2008-06-15 18:50:42)
标签:

文化

分类: 教育时评

    呓语:这个时代的文艺有一大悲剧:孔乙己跳到了影视上自比鲁迅,而且好像他对待文字的研究不再像以前那样努力,竟然常常犯错误。希望精明的现代人千万不要把卖弄看成知识,被误导的社会很悲惨,毕竟,目前我们已经失去了有自己完美时代精神的文艺。

 

    最难读的文章就是社会与人生,最应该读的文章也是我们自己的社会和人生。思想没有国度也不该有边界,如果非要按照传统观念分出个彼此,我觉得是没有必要的。

    我们写得应该是自己的生活,不能过多寄望历史。

    目前我思考的工作是如何让自己的每一个文字都可以充满生机,不会显得冗余。思想文字同思想社会一样需要慎重,广泛的撷取别人的长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遗憾的是,在近代教育体制中,忽视学生广泛阅读的培养,或者说,体制决定不允许学生广泛、自由的到书籍中涉猎。这像我小时候听到奶奶的教育一样:“别看课外书啊,你看你爸爸,小时候学习很好,看小说走了下坡路……”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家长的殷切期待,然而,公式化、条理化的知识极其不利于一个人健康思想的成长,我们的学生所受的教育决定了思想地狭隘性。他们不允许有过多时间自由阅读和思想,这样常常会耽误他们在粗暴的考试制度中取得应有的成绩,对于知识和人生的操作,我们一直做得比较简单。不可思议,一个人从小先严格认字、而后识记些近反义词、再就是严格的划分文章成分、去单字逐句的分析文字。学习完这些有什么后果呢?至今回忆刚接触阅读是单字逐句在脑中分析的情景,还觉得不寒而栗!——累!

    对于小孩,我会竭力先引导他用文字开发自己的思想,在接受过多繁杂知识之前,力争教育他懂得在知识和思想中进行合理的选择。

    永远不要对知识失去兴趣,否则,单纯的物质利益生活实在无聊得很!人应该追求点精神完美生活。

    我的不少朋友,尽管比我接受教育较多——受过高等教育,不过看看他们把看书当成催眠,我实在替他们惋惜。人生就这么一次,他们应该是永远站在知识的门外汉了,尽管少思想未必不幸福,但对于追求精神充实的个体来说,我还是喜欢让自己会思想。

    关于后期的创作,我希望,让自己的文字来写自己时代人的思想。我并不喜欢严格意义的去区分传统思想和外来思想,那些理念不知道是谁发明的,我觉得这个人一定很无聊。

    生活中的每一天,我们的行为中贯穿着我们的思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只是有些人思想得深刻些、广泛些,有些人沉迷在自己个人主观的天地里。开发这些有趣的思想,是我比较关心的事情,我也希望让自己的注意力全部集中于此。至于说抛开自己的生活不看,而去学习古人,或过多思想西方的价值观,对于我来说,都已经失去了兴趣。在早期的思想中,我广泛涉猎了西方人的一些观念,我对他们的评价是——对生活思想的层次比我们传统意义的思想要深刻、广泛、透彻。

    人生和社会,永远是一部最优秀的图书。尽管自古以来,不少智者都在思想这些,然而,当我们完全的接受了他们的思想,在灵活的回到现实社会中,我们仍会发现,他们对生活层次开发得极其肤浅。人生和社会,仍然有许多值得我们去思考。

    文艺作品要有自己的时代性,这一点,应该是一个文艺工作者的主心骨。在我们之前,有不少思想家因思想得片面性而误入歧途。如:卢梭陷入厌世的情绪,鲁迅也沾染了一身的疾痛,托尔斯泰则思想得过于沉重……

    建立完美、健康的理性,是我们奋斗的目标,让自己站到生活之外,站到生活的高处,这一点对于我来说,富有很大的诱惑。——我会竭力让自己向这方面发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