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不让自己成为生活、知识和思想中的任何一方的奴隶,而成为他们的主人。我总是竭力地,透过知识和思想认识生活;同时,从生活中观察知识与思想。而不是相反,像时下的一些人们:要不,在生活中谈论生活;要不,是在思想中谈论思想,累!也实在危险得很!
唯物和唯心
提起唯物和唯心,着实吃惊了一下,自己竟然忘了在读书的时候,为了考个好成绩,竟然那么严格的接受过唯物和唯心的训练!不过,还好,其实在生活中,我们只要顾及到自己正常的生活需要与感情就好了,完全没有必要在乎这世界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
可是,这又让我怜惜了时下的学生,他们可没有我这么轻松,他们为了考个好的成绩,还要严格去接受这方面的训练,有这个必要吗?这种严格的划分是否会给人的思维暂时性的套上思想和认识的枷锁呢?
关于阶级论,俺前面说过,社会是人的社会,我们不应当严格的从阶级立场上来看待问题,否则会成为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思想枷锁。尽管,在上个世纪,阶级论曾经鼓励我们一代人为争取自由和幸福而战斗,并取得了成功。可是,在目前的社会中,主流人群中阶级的观念好像不是很强烈了。而且,阶级思想的存在,不会再产生什么积极作用,反而会成为人与人之间正常交往的一种精神枷锁。这也会制造国家之间的矛盾和分歧,现代化战争实在恐怖得很,本来社会间的矛盾就已经不小,我想,有些认识上的不同还是尽量减少些得好!
唯物和唯心的观点也是一样,我们在社会的正常生活中,没有一个人会去严格的思考,世界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我不清楚研究唯物和唯心有什么作用,如果只是给人类的思想认识套上枷锁,那么,我看还是放弃算了!人生本来就非常沉重,何必做更多“庸人自扰”?
很难设想,如果爱因斯坦在思考相对论的时候,先被严格的在头脑中写入这种观点,他是否还有自由思索的能力;我也不敢预想,如果托尔斯泰也在头脑中被写入了这些东西,那么他是否有能力去深入思想生活;更不可以想象,如果曹雪芹被写入这些思想,他是否还会认识到人生过程的虚幻,又怎么能够写出《红楼梦》?不敢想象,如果《蒙娜丽莎的微笑》中也加入唯物和唯心,那种微笑是否还能那样迷人!
然而,我们却还在严格的给学生灌输这些!在目前的时代里,我们的思想、想象和创新能力哪里去了?与这些思想的条条框框有没有关系?俺实在搞不清楚!
目前的时代,实在是一个没有自己思想的时代。
两千年前百家争鸣思想的“优越性”,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去印证!结果怎么样呢?我想,每个人都十分清楚!那些东东完全是一些披着华丽外表,没有任何感情可言的思想毒剂,它们只会把书生折磨得脱离生活,迂腐不堪!
今天,它们竟然又被套上了新的行头,进一步被加以提倡!效果如何,希望不要给我们带来沉重的历史!然而,除了这些,现代人的思想里似乎只剩下“呻吟”和“梦呓”,要不就是享乐与利益勾心斗角,这些多么不值得拿出来提起啊?
真不清楚,人们什么时候可以真正打破思想中的枷锁,找到适合于自己时代的精神。破除迂腐思想与条条框框的笼罩,还思想以真正的解放!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