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揭开社会、人文和教育发展的谜团

(2008-02-29 17:32:09)
标签:

杂谈

         揭开社会、人文和教育发展的谜团(1)
         
     ——质疑古今中外教育理论体系构建的动机是否科学

    翻阅《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传》令我比较失望,并没有找到自己渴望得到的答案:爱因斯坦神奇精神世界形成的原因。作者把这归咎于神的原因,我想,我们的时代已经被神蒙敝了太多,这种观点完全是站不住脚的。这些传记作者对自己无法解释的原因放到神身上的做法,常令我感到厌恶。并且从爱本人的文章中,我可以清晰的感到他的精神世界的形成是有过程的。
    同时,这给我带来了思想的动机,那就是古往今来,我们在教育、人文和社会地探索活动中,忽视了一个重要地问题:即对精神世界的关注。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毫不怀疑,古今中外国内外社会、人文中暴露出的许多不理想的现象,及人类精神世界中的空虚和无聊,完全是由错误的认识造成的。如果我们合理的对人类的精神与思想巧妙地加以改造,这些我们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有一点让我比较吃惊:教育家们怎么会那么狂热的痴迷于观察外部表象,一味地思考出如此多的理论体系,来诱导学生去接受些极其呆板的做人道理和乏味知识。而忽视了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如何先给学生铸造一个瑰丽、神奇、富有弹性和想象的精神世界,如果我们在这一点上做好了,比较明显,我们在教育途中会减少许多不必要的劳作。而且,也没有必要去设立什么心理医生等无聊的职业。
   还有一点我想提出:每个人在青春期都会经历一场非常凶猛的精神风暴。在这场风暴中,我们在知识和精神说教中所做的一切努力都可能白费。所以,我们会看到,我们辛辛苦苦教育出来的学生在精神却上极度空虚和苦闷,我们在传授知识方面所做的一切努力也付诸东流。那些严谨的知识会被深深的厌恶,因为,他们无法满足一个人心灵成长的需求,相反,有些空洞的理论会成为制约健康人生的严重威胁。而这一点,都在被无知地教育家所忽略。
    “人生识字忧患始!”我无法说明人们拒绝接受知识的做法是错误,毫不质疑,在我们和我们以前时代的人当中,几乎没有人可以巧妙的凌驾于各种学术之上的,治学者往往把自己埋没在一大堆无头绪的忧郁中。
    这些现象,我认为完全是由于人们在学习知识以前,忘记给自己铸造一个可以容纳这些知识的博大的精神空间!——这一点,在古今中外的所有教育论述中,竟然都被忽略了!
    我无法搞清楚,国外那些所谓的教育大家们,如果抛开他们那些个华而不实的教育理论(原谅我一直如此认为)。他们的教育理念是否可以培养出像爱因斯坦这样的优秀人才。我也无法确定,他们的教育理念是否会像有些出色的文学工作者(哥德等)那样,开创一个属于自己的时代,好像从来没有过!他们除了在理论上夸夸其谈之外,对于人文发展似乎没有丝毫贡献,而长期以来,我们对他们却一直像对待神明一样的去膜拜!
    所以,我质疑:古今中外的教育理论,在传授知识上的过于执着,而忽视塑造精神世界的做法,是否会妨碍我们正确认识世界的眼光呢?如果是,我觉得,在我们目前所处的时代,我们有必要去做细心的筛选!


    关于这点质疑,我认为不是无稽之谈。

    (论述的比较匆忙,不足之处,多指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