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学习公社 |
分类: 空姐实用休闲 |
时下流行一句话“细节决定成败”,而客舱工作正是由一道道细微烦琐的工作程序组成。因此,客舱工作要从细微做起,从细节抓起,才能为客舱安全保驾护航。
小检查单的大作用
人的行为活动总是由人的精神意识决定着,而受经验、本能所影响,有时也会出现一些下意识行为。在飞行的各个阶段,乘务员都要保持精神的集中、头脑的清晰才能更有效地保证客舱工作安全有序地进行。而飞机落地后,尤其是飞行任务结束的最后一班落地,乘务员总是会不由自主地松口气,安全意识也随着精神的放松而放松。
一次乘务长喊了“全体乘务员操作滑梯连杆解除预位”口令,作为3号位的我拿起检查单,我边读,乘务长边解除L1门的预位,一切正常。但是当我把检查单交给乘务长,准备去解除R1门的预位时,乘务长却鬼使神差地打开了L1门,而此时廊桥还没到位,R1门预位也没解除。我马上关闭L1门,这时乘务长才如梦初醒。
她只是下意识地顺手开门,而忽视了检查单。如果当时我没有读检查单,而是和乘务长同时操作舱门解除预位,也许……后果不敢想象。虽然公司屡次重申舱门滑梯操作规范,但总有人因不读检查单而被处罚扣分。小小的检查单很难读吗?人的身体思维总是会有疲惫期,在这时有其他人在你身边用白纸黑字做成的检查单来提醒你,严格按照一口令,二操作,三自检,四互检的规定来操作无疑是最安全的。小检查单无形中是给安全又上了一道保险。
大行李产生的大麻烦
超大超多的行李是让所有乘务员都头疼的事情,旅客为了方便往往不肯托运行李箱,乘务员为了不与旅客发生矛盾,总是绞尽脑汁地把行李安排在各个可以安放的角落。看似安排好的行李却存在隐患:一旦发生强烈颠簸,出现紧急情况,这些行李就有可能变成拦路虎、绊脚石,还可能砸伤旅客。舱单中有一项是计算起飞重量,但每位旅客的行李超重部分却没算进去,客舱里超大行李越多,偏差就越大,势必会影响飞机的起降。因此乘务员在迎客时应时刻注意行李,对超大行李应及时劝说旅客办理托运。
但有些航班,如飞北京的航班,VIP旅客众多,一次地面引导送来了十几位VIP旅客,全都拖着拉杆箱,其中最大的一个箱子只比飞机上的餐车短小一些。当时乘务员就傻了眼,地面引导振振有词地说这是VIP的箱子,不能托运。国外许多机场都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措置,阻止超大超多的行李进入客舱,也许我们的机场可以学习。客舱的安全,需要诸多部门协调与保障,顽疾的清除从地面开始就应当严格把关。
大餐盒带来的大垃圾
在最近的飞行中,我一直在观察各地机场配备点心餐盒的情况。餐盒的内容都差不多,刀叉、纸巾、面包、咸菜、水果,有些还有黄油、蛋糕,但餐盒的大小却差别很多,有的不到20厘米,有的却长达30厘米,关键是大餐盒里的东西并没有比小餐盒的更丰富。
比如长沙—郑州的点心盒内,除以上内容外还有一个真空包装的鸭肉,150个这种餐盒基本上一个餐车可以放下,收垃圾的时候最多两个餐车可以搞定。又比如CZ372北京—广州航班的点心盒,盒子大了而内容却和普通餐盒一样,150份餐盒需要两个半甚至3个餐车来摆放,收垃圾时3个车也收不完,这样后服务台的安全问题就来了。以波音737-800飞机为例,后服务台有1个垃圾车和4个餐车,其中的两个餐车是要用来摆放各种饮料和塑料抽屉的,还有两个餐车摆餐盒。大的餐盒是放不完的,收回来的垃圾也会堆在后服务台,我不用多说大家也知道这些都是安全隐患,因为服务台、出口处是严禁堆放任何物品的!有人说把饮料或其他服务用品放在行李架上,腾空餐车用来摆放餐盒。但行李架本来就不宽裕,餐车腾空了,旅客的行李怎么办?
既然餐盒里的内容都一样,旅客应该享受到的服务并没有因为餐盒的大小而打折扣,为什么我们不能制定一个合理的餐盒尺寸?
高空工作充满了各式各样难以预料的危险,所以我们把飞行安全始终放在第一位。维护客舱安全单靠乘务员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各个部门和广大旅客的积极配合与支持。“安全”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而是永远的进行时,从每一个细节做起,把安全意识体现在工作的各个方面,安全工作才有坚实的保障。
(南航河南公司)
后一篇:旅客的笑容带给我欣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