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礼大教堂,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区西湾子村的“西湾子天主教堂”,其历史可追溯至18世纪初期,是长城以北第一座重要的天主教传教中心之一,被称为“草原巴黎圣母院”。
《走进崇礼大教堂》
崇礼大教堂,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区西湾子村的“西湾子天主教堂”,其历史可追溯至18世纪初期,是长城以北第一座重要的天主教传教中心之一,被称为“草原巴黎圣母院”。
据一辈子在教堂工作的85岁范姓老人介绍,这座大教堂有着悠久而曲折的历史。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西湾子出现塞外第一批有姓名的天主教信徒,被视为“西湾子教会”的计时起点。1726年开始建教堂,到1936年间经历十四次扩建。1841年蒙古教区成立,座堂设于此地,成为统辖河北坝上、山西北部、内蒙古中部的“母堂”,地理位置仅次于京城北教堂。1860年起,圣母圣心会、圣味增爵会等修会先后以此为总部,形成中国北方最早、最完整的修院、学校、医院、育婴一体教堂,被誉为“蒙古教会的发动机”。但在1946年2月大教堂毁于战火,如今看到的教堂是2009年重新修建的。
西湾子主教座堂西侧曾经的修女院宿舍,是整个蒙古教区最庞大的女性修道与慈善基地之一,其故事浓缩了西湾子教会由盛而衰再由衰到兴的全过程。最初只是一排灰砖平房,供20余名为守贞不嫁的本地女教友们居住,当时兼具纺织、医疗功能,被称为“西堂后院”。如今老房依然还在,还居住着正在施工的民工。当地人说“赶紧拍吧,再不拍估计老房子就全没有了。”
当地老人介绍,1946年2月当地一场战争,西湾子教会为躲避战乱,曾把西侧山顶当作瞭望与避难之地,山脚下的修女院宿舍,被征用为临时野战医院。教堂西侧的山上,是一处承载着300多年教会记忆的“圣地梁”墓园,记载着塞北地区保存完好的“山上教堂文化”景观。如今山上教堂文化反转了“防御高台”的意象,成为对外开放的“祝福高地”。吸引了大批游客、雪友、摄影师皆可登顶,俯瞰崇礼冬奥小镇与教堂尖塔,感受“信仰、自然、运动”三重空间交汇的独特氛围圣地。
每年盛夏七月,京津两地的百姓早已把崇礼西湾子,当成“雪国”的标签,平均19度的均温当成了天然空调,成为“说走就走”的避暑新宠地。西湾子天主教堂与后山遗址古道,为清凉旅程添一抹历史底色。沿着石阶登顶,可俯瞰整片山城在松涛间若隐若现,钟声与蝉鸣合奏出最安静的夏日序曲。在崇礼西湾子热浪被山风轻轻按下静音键,只剩清凉与欢笑在林间回荡。
许之丰摄影2025年7月15日记录于河北崇礼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