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要被股票技术骗花了眼

(2016-06-09 08:52:50)
标签:

财经

股票

分类: 学做股票

    股票这东西已经存世上百年了,对于其盈利的方法不知道有多少人探索过、研究过并实践过,但依然是亏损的远大于盈利的。任何的技术都是以用已经发生的东西来预测尚未发生的事情,而未来又是捉摸不定的,说句实话,因为有太多的变数,股市的未来是不可预测的。不然的话,在上次股灾中也不会有,也不可能有60万个资金在150万以上的人爆仓,难道这些人都是傻子?券商里面的精英辈出,但有几个券商能准确预测到第二年的股市,几乎没有。

 

    在我看来,小散不用把技术研究的很透彻,越是透彻越会糊涂。小散也不用学很多技术,技术越多也会越糊涂。小散只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技术,如KDJMACDBOLLRSI等几个就行,如果能够结合起来用,再能够搞懂量价关系,在技术方面已经出道了。

 

    很多人是崇尚技术的,甚至还有好些人让我推荐技术书籍,我没这个能力推荐。说技术可靠,有时到是蛮靠谱,但是到了关键时候,股票的走势杀的就是技术派,不然也不会有抄底抄在半山腰这句话了。空头陷阱和多头陷阱杀的也是技术派。

 

    任何指标都可以骗人,这是我总结出来的经验。比如说KDJ,金叉可以变死叉,死叉也可以立刻变金叉,这叫骗线。K线是机构画出来的,这话一点也没错。

 

    今天来说说资金流入和流出,大单买入和卖出,这些一样会骗人。

 

    对于资金流入和流出的方面:

 

    偶然听到几句对话,

    男:这只股票怎么样?

    女:资金流进的。

    男:哦,那就没问题。你再帮我看看另外一只。

    女:这只股票资金大量流出。

    男:看样子我要抛了。

 

    通常来说,当日买量X当日买价—当日卖量X当日卖价,这个算术如果是正值就是流入,为负值时就是流出。那么,打个比方:某股开盘价10元,当天用了10000手将股价推升到10.50元,临近收盘时只用了100手就将股价打落到9.80元,收盘显示,股价下跌,资金流入。结论很有可能就是机构在吸筹。如果举一反三,可以搞出股价下跌,资金流出;股价上升,资金可以流出或流入等这些状态。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股票是配对成交的,有这些筹码抛出就有这些筹码的资金买入才算成交,就此构成了成交量。股价放量上涨,说明看好股票,买入增多后推升了股价。反之,就是看空的人增多抛售股票。那么,如果机构在对倒呢?你的世界观就被扭曲了。

 

    对于大单买入和卖出方面:

 

    如果我一笔买入10000手,然后联手的5个人以每笔40手抛出,只需50次,大概在半小时内就能卖掉10000手。给人的感觉就是机构在大量买进,散户在不断抛出。反之,一笔抛出10000手,然后联手的5个人以每笔40手买入,也只需50次就买回来了,盘面显示出来的就是大单抛出,机构在出逃。然后你又一次中了圈套。

 

    有人会问,怎么都能骗人,那可怎么办,没法做了。

 

    股市原本就是一个尔虞我诈的市场,每个人都在算计着别人的口袋,指望着别人失误。

 

    如何在股市里盈利?

 

    第一,看重估值

    从专业角度来说,估值有绝对估值、相对估值和联合估值。这个请问度娘,不解释。从本人角度来说,买股票就是要买物有所值的股票,如果没有,那就休息,等到有了再买。可有几个能守得住寂寞,守股如守寡,守着空仓要比守寡更难受。

 

    如果是物有所值的东西,无论是股票还是物件,一定不会亏本的,且一定能赚钱的,所需要的只是时间而已。 

 

    第二,控制风险

    做错了能够及时修正。不断总结自己,将失误减至最小,失误越少风险越小,这样才能扩大收益。

 

    第三,克服贪念

    很多人原本都是赚钱的,但最终都是输在“贪”字上。

 

    很多人的愿望是抄在底部,抛在头部。然而抄底经常会抄在半山腰。很多人在涨势中是不会跑的,反而会追涨买进,而我却不会去吃那只鱼头,所以有人就站岗了,我就看戏了。

 

    许多人买股票会逢低买,低了还想低,他们追求的是一个精准的价格。所以,股票在跌势中是没人买的,因为很多人在期盼着更低。可是,一旦股价上扬,立刻就会有人追涨,越是涨的高越是有人追,这就是现状。这些人忽略了一个问题:如果在一个合理低价的区域里,任何时候买进都是正确的。等到价值发现,自然而然就盈利了,此时你还需要K线图吗?

 

以上所写仅代表个人观点,看者风险自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