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是个投资兼投机的风险场所,虽说A股存在着长期价值投资的机会,但基于上市公司良莠不齐,铁公鸡甚多,且这么点分红根本满足不了投资者的胃口,因此,大多数人是在这个市场博弈差价来获得收益。既然是博弈,尔虞我诈自然是理所当然了。
在股市里,散户是在食物链的最底层,散户上面有大户,大户上面有小机构,小机构上面有私募,然后是基金到大基金到大机构到更大的机构到国家队再到无形的手。了解了股市的食物链也许你就搞清楚了自己所处的位置,知道自己的位置也就可能会明白面临的风险有多大。当然,以小搏大的事情也会有发生,自然界中蛇把鳄鱼吞掉的事也有,但这个概率会有多少呢?
如今的家猫大多都不吃老鼠了,遇到小老鼠耍耍也是经常的事情。而现在的老鼠也在改革,每周上百万的老鼠冲出来,已经不把猫放在了眼里,但天敌依然是天敌,这是不可否认的。在股市里,老鼠逗猫的游戏虽然有趣,但并不好玩,玩的不好的话,损失的可是真金白银。在如今热火朝天的股市里,很多不会玩游戏的人都奔向这个市场,这是人的本性。这个市场很现实,如果不会玩,那只能被人家玩。
很多年来目睹着股市发生的一切,看到太多的尔虞我诈。明明出了利好,盼望上涨,市场会说利好出尽,便开始下跌。明确公告利空出台,于是规避风险,可偏偏就上涨,市场会说利空出尽。看到个股放量拉升,于是便去追涨,可是却追到了头部。手中的股票捂了很长时间就是不涨,可是一旦抛出,股价却立马飞涨,好像就自己这几百股的股票压住了股价。其实这就是猫捉老鼠的具体表现。
散户之所以称为散户,就是资金小,资金散,他们只能跟风而不能主导。握着强大资金的机构就会布局,设计、实施他们获利的目的。小散的每一次失误都是在送钱给别人,这是毫无疑问的。虾米被小鱼吃掉,小鱼被大鱼吃掉,大鱼被更大的鱼吃掉,这是不仅是股市中的规律,更是大自然的法则。
一般来说,机构会利用人们的本性和弱点来设局,比如好好走平台的股票,机构偏要挖个坑。刚刚启动的股票却来个反抽下跌。你买入某只股票后却不涨,一直做横向整理,而周围的股票却在一直上涨,搞的你拿着也不是,抛掉也不是。更加恶劣的是同类的股票疯涨,你的股票还跌,三跌二跌,可以把你跌的崩溃到割肉。再有就是,你抛出的股票会飞涨,追涨呢?要加钱,心有不甘,想等它跌一下再进,可越是等,它越是涨,实在忍不住高收益的诱惑,狠下心去追涨,往往却追在了头部。贪念、自大、盲目,骄傲、冲动等这些人性的本性就是机构一直在利用的。
最近的热门话题是每周百万入市的散户推动了股市的上涨,笔者是不信的,对于这个疑问只要回答一个问题就能解决,最近有几次大盘大幅低开或者大幅高开是散户所为吗?近期,大盘每次跳水后都会被拉起,并且创出新高,无疑给人的印象就是,大跌大买,小跌小买,每次大盘跳水都是买入的机会等心理表现,深V走势在人们的心中形成了模式。也许在此时,主力正在实施温水煮青蛙的伎俩。
散户既然是处在食物链的最底层,也不用紧张。既来之则安之,如果经过历练后形成了自己的盈利模式,在股市里赚钱的赢面还是很大的。股市里输赢非常正常,没有一直赢的股神,连世界股神巴菲特也在2008年折戟,何况我们这些普通的散户。只有交易所是一直赢的(交易费),税务局是一直赢的(印花税)。因此,散户在这个市场上要有如履薄冰的敬畏之心,无论输赢,都要保持自己的平常心。如果你盈利了好几次,可能一次的失误就会让你前功尽弃。所以,亏损了不要垂头丧气,应该总结经验。盈利了也不要欣喜若狂,也应总结经验。
股市的制胜之道是什么?笔者认为,要能够不断在股市获胜,首先应该要有一个好的心态,克服人性的弱点。其次要掌握股票运行的规律,学习一些股票操作的技术,在实践中认真总结。关键是要用机构或者庄家的眼光来审视你手中的股票,你手中的资金可以是散户的,但是你的思想绝不能是散户,不然你将永远是个散户。
以上所写仅代表个人观点,看者风险自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