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把投资看做是企业

(2014-12-28 09:04:48)
标签:

股票

财经

分类: 学做股票

 

    在投资的时候,我们要把自己看成是公司分析师,而不是市场分析师,也不是宏观市场分析师,甚至不是证券分析师。这句话不是我说的,是巴菲特先生说的。

 

    如果你了解一家企业,如果你对它的未来看的很准,那么很明显你不需要为安全边际留出余地。这句话也不是我说的,是巴菲特先生说的。

 

    假如你拥有大量的内部消息和100万美元,一年之内你就会不名一文。这句话更不是我说的,是巴菲特先生说的。

 

    很多新股民喜欢看投资类书籍,喜欢看炒股的书,学习自然是没错的,人的一生最好是终生学习。但是读这类书籍要看其精华所在,而不是把它当小说看。如果能够吸取精华为我所用,其收益将是非常大的,如果能够充分掌握其中几条,那么会终生受用。

 

    本人也写过书,但不是为了赚钱,而是将自己的历程写出来为自己留个纪念。现在看来本人还很浮躁,急功近利的毛病还没改掉,与那些大师相比就如雕虫小技,很是惭愧。不过,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就是一件好事,本人正在改进中。

 

    这些年来不是说没有进步,自我认为,从投机转向投资就是一个进步。如今笔者已经不会向以前那样频繁投机,而是向着投资方向靠拢。以上这三句话是我从巴菲特语录里摘录过来的,与我如今的方向不谋而合。记得在前些日子的博客里写过,如今笔者买入股票是不设止损位的,因为我通过对上市公司的大量研究,在相对低位进行建仓,买入的价格低于价值范围,那么就无需止损。只要耐心等到价值发现后落袋就行,这其实也就是先前所说的潜伏。

 

    如今市场上多数人都是证券分析师,追逐热点,高抛低吸,忙得不亦乐乎。毕竟这是个自由的市场,各人都有自己的投资或者投机的自由,与本人无关。短线发财与稳定收益并不矛盾,其主线只有一条,那就是:赚钱是硬道理。只是看你选择哪个了。

 

    最近有个热门词汇:满仓踏空。笔者就是其中之一,这并不可笑,也并不丢脸。各人有各人的投资思路和投资习惯,如果每次都没有踏空,岂不是已经富可敌国了。满仓踏空这个词很奥妙,这个词会在人们浮躁的心理中再点一把火,如果不能冷静下来审视自己的决策是否正确,那么很有可能会脱离自己原来的计划。

 

    如果把投资看做是企业,那必定对这家企业有所了解,甚至已经了解很深,这家企业如果还是继续在正常经营,正在良性发展中,在没有遇到危机或者突发性利空的情况下,有什么理由去抛弃它呢?有人问我,银行股涨的那么好,你又不是没看到,怎么不换呢?我回答:银行股跌破净资产也是人人看到的,我在博客里也写过,为什么当时都视而不见,更没人去买入呢?现在股价翻倍了都去追,值得吗?既然把自己定位做投资,那就不要去投机,实现富裕人人都想,但股市是个风险市场,尤其是中国股市,暴涨暴跌的风险不容忽视。如果每年能够保证30%的复利增长,你将会非常的富有,但这个道理很多人是不会明白的。

 

    把投资看做是企业,那么在股市里,你就不用每天担惊受怕,吃得香,睡得着。

 

    以上所写仅代表个人观点,看者风险自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