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快乐的蓝猫
快乐的蓝猫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0,476
  • 关注人气:21,81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狂欢之下需要有变态思路

(2014-12-08 12:07:34)
标签:

股票

财经

分类: 股票实盘分析

     股市走牛了,这对于股民来说是件大好事,A股结束了多年的牛市,在短时间里指数大涨40%,赢得了全世界的目光,也终于走出了历年来世界垫底的阴影。但是各家都有各家的难处,自己的娃自己知道,这轮大幅度的上涨是靠着权重股拉动指数造成的,二八分化严重,除了前期人间人弃的权重股获得了厚利,其余大部分股民并没有享受到这场盛宴。

 

    在买入银行股、券商股就能获利,在买入权重股就能赚钱,甚至买入中石油都能得到涨停板,是不是觉得有点疯狂了。股市是个自由的市场,随便买什么股票都可以,只要能获利就行。但如果一只股票已经从10元涨到了26元,那是否还值得去追涨买入呢?笔者认为,在狂欢之下需要有变态思路。

 

    笔者所谓的变态思路,就是改变以往的固有思路,转变一下形态来看某件事或者是某种情况,也可以说是换位思考,也可以说是登高望远的那种思考。在经济人人都不看好的情况下,股市却人人都看好。这是由于大盘股无止境上涨造成的一种效应吸引着人们的眼光,散户在股市里很容易被周边的环境所迷惑。A股短短一周内成交额超过4万亿元,这个数字超过了今年三季度的全国财政收入,略高于2013年地方政府4.12万亿元的卖地收入。那么试问,您发财了吗?

 

    笔者所谓的变态思路有这么几条:

 

    有关天量天价,大盘单日成交量突破万亿,这是新中国股市成立以来的首创。如何来理解这个量?如果是过江龙,那么这个行情是难以持续的,一旦跌下来满盘皆输,随着二类股下跌,八类股一样会被洗白。二八现象可以出现在行情的初期,也可以出现在行情的末期,这就要看如何理解了。

 

    散户都喜欢跟着热点跑,权重股涨了跟着权重股跑,中小板火了跟着中小板跑,一旦下跌赶紧溜之大吉,溜不掉的只能在高处站岗,把短线做成中线,把中线做成长线的大有人在,笔者认识一个朋友,当初追涨,现在套牢的幅度都在50%以上,这就是跟风造成的。就如刚才说的,一只股票已经从10元涨到了26元,那是否还值得去追涨买入呢?如果有了变态思路,那就不会去买入了。

 

    指数飙升,看的人都会高兴,但这不是以前,以前是齐涨齐跌,现在可以是指数涨个股跌,如果你把握不好,舍弃了原先的持有而去追热门股,那么也许就中计了。今天写了二条微博:银行股:如果打不过那根针,就成了避雷针了。要是银行股今天再伸出一根针来,会是什么情况呢?上影线是什么?试盘,压力、骗筹等手段都在里面,这要看你如何去理解了,如果能洞悉主力的思路,那就能战无不胜,中国建筑涨停了,中国中冶要涨停了,中国铁建要涨停了,有没有在启动之时追入呢?想必很少,及到醒悟再去追,股价已经涨了一大截了。所以被玩的一直都是散户,从来没改变过。这个身在其中才能体会到,某小散总结:炒股几年下来,血的教训一大盆,每次都是犯同一个错:贪心。

 

    说说震荡,震荡就是指数上蹿下跳,上下抖有二种抖法,,一种是上下一抖,浮筹全部抖掉。一种是上下一抖,筹码全部发掉。如果你不能站在远处看,是很难分辨出是派发还是洗盘,只有充分把握住了个股,有了些许变态思路,分辨这种情况的概率会大大增加。

 

    如今看着这大盘非常的有趣,所有的资金都一窝蜂的涌向权重股,不管上市公司业绩好坏,也不管后市的发展,只要是盘子大,个个会飙升。对于这种状况,笔者认为主力在培育羊群,股市里哪里有钱赚就会有跟风。以前拉动两桶油,散户都害怕,那是拉油来掩护出货。而如今主力已经把散户的思维完全转变了过来,只要是大盘股买入就能赚钱。有人懊悔,26元没敢买,现在28元了,笔者倒觉得是幸运的。那是你回头看才知道会上28元,可这2元的风险之大,没有经历过深套的人是不会理解的。当初指数在5000点的时候买入到6000点都赚钱的,可有多少人落袋了呢,大部分人是吐出来了。猪养壮实了会被宰,羊肥了正好用来冬令进补。

 

    观察这些天的网上言论和媒体言论,股神辈出,指数甚至被唱到了万点。在聊天的时候了解了一些朋友最近的操作。有些都舍弃了原有的持股,转身投入了大盘股的炒作,忙的不亦乐乎。这也许就是最近小板都在跌的原因之一,同样不排除有人会割肉了去追大盘股。难道小盘股就没有价值了吗?我们不妨可以用一点变态的思路去想一想,兴许会发现一些新奇的东西。还是这句话,是狼就不要去混入羊群。

 

以上所写仅代表个人观点,看者风险自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