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想写一本书,书名为《与孩子斗智斗勇的十六年》,以笔者见解,对孩子的教育过程就是一个斗智斗勇的过程。如今的孩子个个都是鬼灵精,要战胜他们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不仅要在武力上让他们受到启蒙,而且在智力情商上要超越他们,然后在言传身教上做出榜样,在此期间伴随着不断鼓励激励和鞭策,孩子才会朝着健康阳光的道路上前进。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对于这句话应该都很熟悉了,就是为了这句话,很多家长格尽职守,纷纷要让孩子在学习上起步早,跑得快,于是乎,孩子变成了牺牲品。还没上幼儿园就开始上兴趣班,画画啊,钢琴啊等等,还没上学就开始上补习班,语文、数学、英文等等,笔者的一个亲戚的孩子,还没上学就报了四门补习班,在笔者看来,这不是把孩子往死里整吗?其实,智力开发太早反而会害了孩子,德国法律禁止学前教育。
如今家庭生活条件都不错,且都生一个孩子,独生子女的孩子就成了二个家庭的希望,现在基本上都是6个大人管理一个小孩,捧在手里怕摔着,含在嘴里怕化掉。小孩子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恨不得摘个星星给他玩玩。什么都要给孩子最好的,不仅是要吃的好,穿得好,还要上最好的幼儿园,最好的小学,最好的中学,然后走过独木桥进入最好的象牙塔。这样的结局似乎很完美,但很多实例却并非完美。值得自豪的是,我女儿从托儿所一直到大学,都就读于公立学校,充分享受到了国家的义务教育的福利。
记得我女儿小学时候去开家长会,班主任竟然批评我,说我雇佣童工,其他家长也表示,要是我孩子有你女儿这样的成绩,家里什么活都不要他做。如今的普遍现象是,学习成绩成为了家长们唯一的追求,只要孩子的学习好,基本可以答应孩子的任何要求。孩子坏习惯的养成,一大半是归功于家长。
说说体罚,很多人是舍不得打孩子的,但事实上这个办法很有效,孩子越小越是要打。以前私塾里的先生手上都有戒尺的,中国人打孩子已经打了几千年了,不然也不会出现“不打不成器”这个成语。
我也打孩子的,在小学三年级以前经常打,做错事让她自己说错在哪里,然后心甘情愿挨板子。打孩子不能乱打,也不要做错一点事就打,比如说犯错屡教不改,比如说对老不敬,比如说谎之类的原则性错误,那就必须打,且要狠狠打。打的部位仅限手心和屁股,其他地方不要打,尤其是头部,千万不要打。有的家长会乱打,一掌朝着脑门扇上去,一个耳光甩过去,这就很不好,容易伤到孩子。打的时候不要嫌孩子可怜,你是为他好,这孩子也知道。每次我打女儿,她第二天依旧和我很好,说明她心里明白。
有的家庭在教训孩子的时候,一个打,一个哄,那打了也是白打。有的打完之后马上给吃的、给安抚、给奖赏,那也是白教训。一点作用都不起的,久而久之,孩子就根本不会怕你。但是,孩子大了就不要打了,我女儿到四年级我就不打了,转为以言传身教为主,把他当做朋友,经常和他进行交流,当你的孩子越是和你没有代沟,你的教育就越成功,你的孩子会越优秀。
关于熊孩子,这是一个最令人头痛的东西。熊孩子的养成,这要归功于家长的培养。首先你的主体地位已经被孩子撼动了,其次是他已经爬到你的头上来了。说实在的,熊孩子都是家长宠出来的,都是家长惯出来的。很多家长是听孩子的,有这个必要吗?你是他的监护人,这点是不可动摇的,决不能本末倒置。
很可怜那些家长,给孩子喂饭要喂几条马路。居然还非常的理直气壮说:“他不肯吃饭呀,有啥办法”。不肯吃饭就依着他一边逛马路一边吃?不肯吃饭那就不吃,几顿不让他吃试试看,准保坐在桌子上吃的比谁都快。有的家长生怕孩子饿着,一会塞点东西给他吃,一会又塞点东西给他吃,他原本就不饿,到了吃饭时间他还能吃得下吗。
有一次去福建,在火车上遇到母女带着一个孩子,卧铺里暖洋洋的的,但他们生怕孩子受凉,里三层外三层的把孩子裹着,还不时喂水,不时往孩子嘴里塞垃圾食品(膨化等零食)。孩子本来就不怕冷的,被裹的脸通红,肚子又是饱饱的,于是车厢里全都是这孩子的哭闹声。我说了一句,给孩子少穿点,他就舒服了。当时我觉得孩子母亲看着我的眼神好像我在害她的孩子。我半夜起来喝水,看到那孩子的外婆抱着孩子半躺着在打瞌睡,第二天清晨起来看到也是这个姿势,忍不住就问,看见你整晚都抱着,累吗?她说放不得的,放下就要哭。后来试了一下,那小子果然哭的震天响,又一个熊孩子在他外婆的怀里长大。我估计没多久那外婆的半条老命要伤在这小子的手上。
我女儿出生后是不允许任何人抱的,这是我外婆要求的,孩子除了吃、喝、换尿布、洗澡,其余的时间都不允许抱在手里。对我外婆来说是第四代了,看着襁褓里的孩子白白净净的,自然是欢喜的不得了,可她就是忍住不抱。孩子从小独自睡小床,到4岁左右自己睡一个房间。现在觉得我外婆真是太伟大了,既让我们省了不少事,又培养了女儿的独立性。
孩子的挑食也是父母培养出来的,生个孩子不容易,样样都要给他吃好的。在肯德基里经常会看到老的带了一个小的,小的吃的津津有味,老的只是看着小的吃。以至于养成了很多孩子这个不吃,那个不吃,且专挑好的吃。看到过一个家长,好像世界上只有她有孩子,一桌人聚在一起吃饭,菜上来后总是第一个夹菜给自己的儿子,孩子成为了饭桌上的老大,这未免太霸道了。在这里可以悄悄的告诉大家,我女儿幼时,除了生病开个小灶,其余的都是我们吃什么她也吃什么,有时我们不喜欢吃的都哄着她吃下去,不挑食的习惯就是这样养成的。
在千岛湖的船上遇到过一个女孩,不知是什么事情不顺心,就在那么多人面前声嘶力竭的哭叫,那哭叫声真叫那个惨,简直就像日本鬼子在屠城,且一点都没有停下来的意思,千哄万哄都没用,惹的一船的人都鄙视的看着。前几天和同事聊起熊孩子,我觉得,孩子既然已经练成了熊孩子,因为习惯已经养成,基因已经突变,多半已经废了。要战胜熊孩子要越早越好,你越早醒悟越早采取措施,效果也就越好。
对付熊孩子,最好的办法是立下规矩,也就是上文提到过的“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有的家长喜欢用奖励的办法,奖励是可以的,但是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是应该的,绝对不会有奖励,只有做好份外的事情,如帮助家里做家务,帮助同学,或者做公益好事等可以奖励,当然,考试进入前三名也应奖励。奖励是一种鼓励,不能把奖励搞成贿赂,有些家长会贿赂孩子,希望孩子完成他应该完成的事情。习惯性奖励会让孩子变得很势利,而贿赂则会害了孩子。永远要记住,家里孩子不是老大,你才是老大。你自己放弃了权威,那只能让孩子来整你。
有次在医院看病,坐在走廊候诊上看到这样一幅场景。一个羸弱的母亲带着一米八左右的孩子来看病。孩子说,这种医院都是庸医,看不好病的,你给我几百元,我去XX医院看。母亲表示不给钱。这孩子就破口大骂:“册那娘个逼,侬可以滚了,谁要你来陪,快点滚,滚了越远越好。”一路不停的骂,可怜这母亲,还口的声音也没有。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这孩子已经基因突变成异形了,我估计这熊孩子98%以上是通过这母亲的精心培养才会练就这等神功。
接着说对付熊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是万变不离其宗的原则。和同事探讨:
问:小孩幼儿园小班,不愿意自己上厕所怎么办?大便不肯在马桶上解决。
我答:要大便了,那就让他进厕所,教他坐在马桶上解决,不解决那就不要出来。
问:跑出来怎么办?
我答:打回去。
问:在里面不出来怎么办?
我答:那就一直呆在里面,什么时候解决好,什么时候出来。
问:打了,骂了,哄了,就是没多大效果。
我答:不用打,不用骂,解决好了自己出来,搞的一塌糊涂自己打扫干净。
问:她是直接拉自己身上的。
我答:给个塑料盆,厕所里有水龙头,自己把裤子洗干净,洗不干净,那就冲干净。身上自己冲干净,反正现在都有淋浴,不要不舍得用热水,尽管让她去自己搞。最多你最后帮她再洗一遍。如果厕所被她弄的一塌糊涂,那你就再打扫一下喽,补课几百几百的扔,家里的东西搞坏了,厕所弄脏了有啥关系,家庭教育也是要成本的。
现在的孩子鬼精灵一样的脑子,达不到目的就会使坏。那你就要比他更坏,他斗不过你就会服输,就会听你的了。你这样搞几次,那孩子自己的头都大了,以后不敢再这样胡闹的。
任何事情你要掌握主动权,而不是让孩子掌握主动权,那孩子就会听你的。熊孩子哭闹,躺地上撒泼,这时你睬都不要睬他,理都不要理他,他觉得自找没趣的时候自然会起来,自然会不闹。反之,当这种时候,你越是哄,越是糟糕,越是助涨了他的威风。当这种事成为习惯之后,这个就是她的王牌了,就像船上的那女孩,基本没治了。
小孩都很聪明的,如果你讲理,他也会讲理。你对待父母是什么样的,他今后也会待你怎么样,这个有传承的。你不要以为孩子小不懂事,你对待父母的一举一动他都看在眼里的,你平时的所作所为他也是看在眼里的,当他有所求的或者要达到某些目的的时候,都会把你的那些招式拿出来对付你,信不信?
对付熊孩子的最好办法也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一件事情做好后再做下一件事,关键是养成他的习惯。早晨衣服穿不好那就一直穿,穿好了再去洗脸刷牙,上课迟到就迟到,让他给老师去教训。老师的话是圣旨,其实他比你还急。休息天修理熊孩子是最好的机会,衣服穿好去刷牙,穿不好一直穿,不会刷牙一直刷,完成以后再吃早饭,否则就没得吃,搞到中午也没事。你也不用看着他,你就自己吃早饭,做自己的事情,顺便看看他。早饭拖到中午吃没问题,小孩饿不死的。那么下午就做作业,应该二小时完成的,如果做到晚饭还没完成,那就做好之后再吃晚饭,做到十二点那就十二点吃完饭,最多再给他热一下饭菜。以此类推,你就准备上个中班和夜班,让他把当天的事情完成。在睡觉前和他聊聊,这一天累吧,如果你动作快点那你就有大把的时间玩,明天争取把事情做的快点。还是是要适当给予鼓励的,不能老是对着孩子说就你这么笨,你看看人家的孩子怎么样怎么样的。家里的规矩一定要建立起来,建立之后就要执行,不能破坏。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养的就是孩子的责任心。有时小孩拿东西或者不小心砸坏了东西,不要去责怪孩子。比如说早餐拿牛奶,不小心打翻在地了,那就不要去骂他,让他自己收拾好就行了。因为你拿牛奶过来应该是好好的,打翻你是不小心造成的,那你就应该负责任把地上搞干净。,记得以前我女儿把家里的钥匙弄丢了,那就让她用零用钱来换锁换钥匙,以后再没丢过钥匙。打破碗之类的属于正常,让他以后小心就是了。考试没有考好,学习退步,那就和他聊聊,分析一下什么原因,只要嘱咐一下以后争取考的好一点就行了,千万不要打骂。对孩子的宽容不是纵容,这点要分清。
不过,做家长的不要以为自己总是对的,有很多时候你会误解孩子,当你误解孩子以后你就必须向孩子道歉,这样你才能赢得孩子的信任。因为我的武断,我就经常道歉的,我觉得这样反而会增加和孩子之间的感情。
很多家长都狠不下心去管教孩子,总觉得孩子太小,很可怜。我要说的是,现在你觉得他可怜,那么今后可怜的就是你!每个家庭的情况都不同,每个熊孩子都有其个性,对付每个熊孩子要有不同的方法,这就要看家长的智商和情商了。天天和自己的孩子在一起却不了解自己的孩子,那这个责任在于谁呢?
种什么豆,结什么果。
加载中,请稍候......